

Lilith编辑
-
JACS:利用In2.77S4/多孔有机聚合物光催化还原CO2制乙烯
【研究背景】 近年来,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了大气中的CO2含量,导致全球变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模仿自然光合作用,以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增…
-
Nature Energy:分级有序结构,导电聚合物设计新思路
研究背景 导电有机物自20世纪30年代发现以来,在功能材料等诸多领域都有巨大发展。值得注意得是,导电聚合物具有的电荷输运(包括电子和离子)现象在锂离子电池等能量存储器件中起着至关重…
-
川大&西交Angew:揭秘“阳离子无序度”如何影响层状正极材料容量衰减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提供可靠动力来源,对推动能量存储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锂离子电池发展过程中,…
-
浙大范修林JACS:1000次循环零衰减!全新COF型锂电正极材料
研究背景 COF(共价有机框架结构)材料在二维(2D)或三维(3D)结构下通过强共价键与各种芳香官能团连接,结构多样丰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研究热点。目前,人们已经合成了大量的功能性…
-
ACS Energy Lett.:用于低温锂离子电池的超润湿性高电压LiCoO2
研究背景 电极-电解质界面相容性是影响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差的界面兼容性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电荷转移电阻和电极的过高极化,以及正极-电解质界面相 (CEI) 的过度和不均匀增长。这种…
-
马普所Nature Catalysis:Pd催化剂的新应用
研究背景 电能驱动的化学反应过程正引起研究者的巨大关注,因为它可以直接利用水等来生产高价值化学化工产品。其中,电催化加氢(ECH)作为一种新型氢化方案,在电驱动作用下可以实现在常温…
-
ACS Energy Lett.:液相和低温透射电镜研究早期锂电镀机制
研究背景 锂由于其极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h/g)和较低的还原电位(−3.04 V vs标准氢电极),有望代替传统石墨负极。然而,锂不受控制的形貌演变是锂金属电池(LMB)商…
-
牛津大学EES:弹性界面相抑制气体产生和促进钠金属负极均匀沉积
01 研究背景 钠电池负极在醚类电解质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优于酯类电解质。然而,其中的机制尚不清晰,而揭示该机制有助于诊断酯类电解质循环不良的原因,并优化电解质组成,促进钠电池循环…
-
孙学良JACS:界面键合卤化物实现快离子导电卤化物框架
研究背景 由于与高压正极的兼容性和良好的室温离子导电性,三元卤化物Li–M–X(M=Y、In、Zr等;X=F、Cl、Br)固态电解质(SSE)有望实现实用的固态电池。大多数报道的超…
-
北大许审镇&化学所文锐JACS:界面皆可LiF?阐述局部如何影响锂离子传输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LIBs)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广泛应用,电池中自发形成的钝化层,即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耐用性至关重要。了解锂离子在不…
-
厦大乔羽Nano Lett.:滴定质谱技术定量分析可充电电池
研究背景 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迫切需要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功率密度的可充电电池器件。高能量密度可充电电池系统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定性表征来进行机理探索,还需要精确…
-
上交&吉大JACS:双活性中心突破COF正极材料容量瓶颈
研究背景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新兴结晶多孔聚合物材料,具有开放通道和可控结构,已在诸多领域中展示出潜在应用价值。研究者根据网状化学原理,可以设计和构造具有特定拓扑结构的C…
-
陈军&陶占良Angew:“氢键网络”稳固锂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
01 研究背景 发展可持续环境友好储能系统,对于协调能源分配和进一步发展能源至关重要,而锂离子电池由于其综合性能优异,适合大规模生产,将是未来储能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正极材料是影响…
-
麦立强Angew:用深共晶溶剂调控H2O分子,实现超稳定锌金属负极
研究背景 由于其低成本、本征安全性和金属锌电极的高理论容量,水系锌金属电池(ZMBs)受到极大关注。然而,由于Zn2+/Zn的标准电极电势较低,Zn金属在水系环境中的电镀和剥离过程…
-
中山大学卢侠Nat. Commun.: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快速储钠性能
研究背景 受锂资源和成本的限制,近年来,以钠离子电池(SIB)为代表的储能技术因其经济优势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现有的SIB不能满足快速连续的高倍率循环运行。从材…
-
姚霞银Nano Lett.:超薄固体电解质膜用于全固态锂电池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有望满足下一代储能技术要求。在所有的固体电解质中,硫固体电解质因其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低的晶界电阻、加工简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韩国科学技术院Adv Sci.: 镍离子螯合策略缓解富镍正极锂离子电池衰减
研究背景 富镍正极有望实现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而在高度脱锂状态下形成的高价态Ni4+离子容易还原为低价态,如Ni3+和Ni2+,这可能导致晶格氧损失、阳离子混排和Ni离子溶解。此…
-
JACS:阐明Zn/MnO2电池中固液锰环境
研究背景 由于安全性和低成本,可逆水系Zn/MnO2电池(AZMOBs)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电网级储能替代方案。近年来,由于需要充分了解其电荷存储机制,以提高其效率和循环寿命,采用弱酸…
-
EES:锌负极用多功能SEI结构涂层
研究背景 水系锌离子电池由于其高度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已成为部署大规模储能设备的强有力的候选者。锌负极因其高容量、高存储容量和低还原潜力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锌负极的改性研究取得了…
-
付超鹏Angew:聚合物基p型正极实现超长循环铝电池
研究背景 铝离子电池具有储量丰富、成本低、安全性好、理论容量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但是,具有无机正极的铝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仍存在动力学缓慢、结构坍塌等问题。 …
-
锂电大牛Ceder最新AEM:锂缺陷在设计富锂无序岩盐正极材料中的妙用
0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人们对于电池成本控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占比最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渡金属原料成本较高,因此,对于正极材料的…
-
崔光磊AM: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人工SEI设计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对高能量密度可充电电池的需求显著增加。锂金属由于其低氧化还原电位(−3.04 V vs. SHE)和高理论容量(3860 …
-
Joule:控制自热阶段的还原性气体预防锂离子电池热失控
研究背景 由于有机液体电解质的高度易燃性和易挥发性,被认为是热失控(TR)的罪魁祸首,会导致锂离子电池(LIB)的火灾和爆炸。然而,对电解质替代品(固体、无机物等)的研究在商业化方…
-
天大孙洁Nano Lett.:磷表面氧化提高储锂性能
01 研究背景 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2596 mAh g–1)和适当的锂化电势(∼0.7 V vs Li+/Li),磷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它具有大的…
-
青能所崔光磊ACS Energy Lett.:双位氢键抑制水系锂离子电池析氢
01 研究背景 用不易燃的水系电解质代替易燃的非水系电解质是解决电池安全隐患的有效途径。然而,水较窄的电化学稳定窗口(1.23 V)限制了输出电压,也限制了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的选择…
-
浙大范修林Chem:稀释剂调节局部高浓电解液,助力高电压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对于电池比能量的要求日益提升,锂金属电池(LMBs)的发展备受瞩目。在LMBs体系体系中,受限于锂金属极强的还原性,故而多使用醚类电解液,然而醚类体系往往难以在高…
-
Chem:水系可充电锌空电池,-110℃下工作
01 研究背景 电能的储存与转换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对超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能源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锌空气电池(ZABs)采用碱性水系电解…
-
Nature Commun.:TiO2−x/Ni界面促进费托合成制备高碳烃
01 研究背景 通过费托合成(FTS)工艺将CO加氢转变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镍基催化剂一直被认为是FTS的重要候选材料,与Co或Fe催化的FTS相…
-
李亚栋/王定胜/胡卓锋JACS: 红磷负载Au单原子实现CO2光还原为C2H6
研究背景 光催化CO2转化因其在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中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光催化CO2还原中,生产双碳 (C2) 产品非常困难,C-C键的形成需要克服比C-H键和C-O键形成…
-
清华张强&闫崇Angew:解耦电荷转移限制,助力电池极速快充
01 研究背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和技术升级,人们对于电池的快充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过往的研究认为,离子在充满电解质的电极孔隙或电极颗粒内部的扩散是快速充电过程中的限速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