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锂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h g-1)和较低的的电化学势(-3.040 V)。因此,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锂负极存在枝晶生长、副反应、巨大的体积变化和极化等问题,导致电池失效甚至短路。锂金属很容易还原传统液体电解质,并在锂表面生成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LiF作为SEI的关键成分,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小的表面扩散势垒以及在基于LiF的异质结构界面上可调节的空间电荷效应。由于强的吸电子特性,F原子掺杂还能够扩大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从而大大提高电解质的抗还原能力。因此,采取了许多策略来诱导SEI中F的富集,例如采用氟利昂或含氟聚合物试剂,在锂表面原位生成共形LiF涂层,但所得的LiF膜通常厚且致密,阻碍了锂离子传导,而F2和HF等有毒气体处理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
成果简介
近日,李驰麟研究员(通讯作者)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F-rich oil drop as non-expendable fluid interface modifier with low surface energy to stabilize Li metal anode”的论文。该论文提出了一种非消耗性流体界面改性策略,即通过修饰低表面能的富C-F油滴(PFPE)来解决Li负极变形问题。这种油滴可以持久地保护锂负极免受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并减轻锂盐的消耗。它的高流动性和惰性使枝晶“热点”得以“动态”修复,而不会损害Li+传导和Li成核动力学。靠近Li表面的PFPE部分触发C-F和Li-F组分的界面富集,从而增强了SEI的坚固性和Li沉积的致密性。这种策略使LiNi0.8Mn0.1Co0.1O2/Li全电池具有超长的循环寿命和超高的倍率性能。
图 1、(a)电极表面上的油滴策略及其优势;(b)油滴与铜表面的接触角测试;(c)蚀刻前后PFPE改性Li表面F 1s的XPS光谱;(d)PFPE在电解液中分层;(e)吸收液体PFPE后不同隔膜表面照片;(f)PFPE改性Li箔和(g)裸Li的空气稳定性实验。 对于Li对称电池,在0.5 mA cm-2下,PFPE界面改性可实现超过1000 h的长循环寿命,而不会出现明显的极化增加(图2a和b)。相反,未修饰的对照组在500 h左右短路。即使在更高的电流密度和面容量下,与对照组相比,修饰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得以延长。极化逐渐增加应归因于循环过程中形成的SEI增厚。在首圈沉积过程中,PFPE修饰可实现更小的成核超电势(η)。然而,对照电池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较差。这种液体界面改性剂有望减缓枝晶生长,并显着减少形核过电势和极化电压。SEM显示,60圈后,油改性表面表现出密集、连续、堆叠的锂沉积形态,而对照组表面粗糙,出现了大量锂枝晶。Tafel曲线显示,40圈后,PFPE修饰电池的I0值为0.750 mA cm-2,远高于无PFPE修饰的电池。
图 2、在(a、b)0.5 mA cm-2和(c、d)1 mA cm-2下,PFPE修饰Li和裸Li对称电池的长循环性能和极化变化;60圈后,PFPE修饰的锂负极表面(e、f)和裸Li表面(g)SEM图像;(h)40圈后Li对称电池的Tafel曲线。 对于铜/锂电池,在1 mA cm-2下,PFPE改性电池可在醚类电解质中实现超过99%的库伦效率(CE),并持续250圈以上。然而,裸Li的CE值在150圈后明显下降。当将电流密度提高到10 mA cm-2时,PFPE改性电池的CE在130圈中仍保持稳定在98%左右,明显优于对照组。图3c中,初始CE改善表明,随着死Li减少,Li剥离/沉积行为得到改善。但在10 mA cm-2下,修饰电池初始CE略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PFPE油是不导电的,其电子绝缘性导致高电流密度的初始阶段,发生部分锂的不可逆剥离。经过循环活化后,由于会形成坚固且导电性更强的富C-F的SEI,因此后续循环过程CE得以提高。
图 3、PFPE修饰的Cu/Li电池和无修饰的Cu/Li电池在(a)1 mA cm-2和(b)10 mA cm-2下的电化学性能和CE变化;(c)基于不同电流密度的初始CE比较;(d)1 mA cm-2时,电压随循环时间的变化;(e)1 mA cm-2下,Cu/Li电池的电压随循环次数的变化;(f)不同循环阶段,1 mA cm-2下使用PFPE的Cu/Li电池Li沉积/剥离曲线;镀锂容量为2 mAh cm-2的PFPE修饰(g)和无修饰(h)铜电极SEM图像;(i)PFPE作用下经40圈后的Cu电极SEM图像;(j)PFPE修饰调控示意图。 在1 mA cm-2,修饰的Cu/Li电池成核超电势(Vη)小至10 mV,远低于未修饰电池,而平台超电势(Vp)几乎相同。然而,较大的电流密度会导致Li成核过电势减小甚至消失。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高电流下,电子隧穿会触发PFPE表面的早期成核。由于低表面能,且在液体表面没有尖端效应,使得锂离子更快地吸附并还原为锂原子。PFPE可在首次电镀过程中将Li均匀且致密地沉积在铺有油的铜表面。相反,裸铜电极上明显出现了严重的枝晶生长。40圈后,Li表面形貌仍保持高度致密且相互连接,几乎没有死Li的形成。PFPE对负极表面的改性修饰有利于保护锂金属负极免受体积膨胀和粉化的影响。
C-F-rich oil drop as non-expendable fluid interface modifier with low surface energy to stabilize Li metal anode.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1, DOI: 10.1039/D0EE03952G)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0EE03952G 清新电源投稿通道(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