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研究背景

金属负极具有最高的理论容量(3860 mAh g−1)和最低的电势(0 V vs Li/Li+),是最理想的负极材料。但由于锂枝晶穿透电解质/隔膜等问题,其实际应用仍然受到制约。即使是机械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也不能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例如立方相Li7La3Zr2O12(LLZO),硬度比锂大20倍,但一旦在临界电流密度(CCD)以上循环,锂枝晶就会沿晶界(GB)穿透LLZO,从而导致短路。为了解决枝晶问题,需要彻底了解其微观机制。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成果简介

近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池妙芳博士、密歇根大学Jeff Sakamoto和中国科技大学的马骋教授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Local electronic structure variation resulting in Li ‘filament’ formation within solid electrolytes的论文,通过对典型的LLZO固态电解质进行电子显微观测,发现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的锂渗透与局部电子能带结构密切相关。大约一半LLZO晶界的带隙小于体相,约为1-3 eV,这有可能造成电子沿晶界导通。因此,Li+不是在正极与电子结合,而是被晶界处的电子过早还原,形成局部锂丝。这些锂丝最终相互连接,导致短路。因此,晶界电子电导率是未来固态电池设计优化的重点。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研究亮点

(1)通过将几种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技术与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相结合,探究了锂丝在LLZO内部形成的机理;

(2)与LLZO晶粒体相相比,GB的带隙显著减小,这可能诱发电子沿GB泄漏,导致Li+在LLZO内部被还原,形成孤立的锂金属。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图文导读

高分辨TEM(HRTEM)结果表明,大多数晶粒通过GB直接连接,即没有二次相或非晶相。

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表明,GB和体相之间的O-K和Li-K边界存在细微结构差异。例如,与GB相比,体相中Li-K边界的第一个峰值略高,在60-67.1 eV范围内的积分值高约11%,表明Li和O在边界处的键合环境存在一些差异。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图1、原始LLZO体相和GB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差异。(a)原始LLZO的GB处的HRTEM;Li-K边界(b)和O-K边界(c)的EELS光谱;(d)体相和三个GB的带隙测量;(e)GB的线扫描EELS分析;(f)相应的带隙值。

EELS谱的价域代表了价电子激发到导带引起的能量损失,这种能量损失中最低的区域对应带隙。如图1d所示,测量表明体相LLZO的带隙为~6.0 eV。相比而言,从12个TEM样品中测量了总共16个GB,其中大约一半的带隙与体相相似,即~6 eV,而另一半显示带隙减小,从1~3 eV不等。GB处的带隙减小表明这些GB比LLZO体相电子绝缘性更差。如果发生电流泄漏,电子将优先流过这些GB。

HRTEM显示LLZO中的GB通常较窄,在三相交界点附近略宽。它们在结构上是不对称的,主要由随机取向的晶粒组成。HRTEM图像表明,大多数GB表面是复杂的高指数晶面,而不是低能量的{110}{100}晶面。这些GB特征表明:不同GB的原子结构差异很大,并且大多数GB的原子构型,包括原子排列和离子配位,都与LLZO体相不同,而原子结构和配位的差异通常会改变局部电子结构。因此,GBs上电子结构的不同可能是带隙变化的原因。GB带隙减小可增加局部自由载流子数量,提高局部电子导电性。由于GBs的存在,电导率可以增加几个数量级。

GB的EELS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结果表明,与体相相比,Li、La、Al或Zr的分布在GB没有明显变化,但O浓度稍微降低,表明GB处存在少量氧空位,这些氧空位可能会在带隙内导致缺陷态。在LLZO的GB中,结构和化学性质要复杂得多,存在各种缺陷以及结构/化学无序,这可以有效地降低带隙。这些缺陷可能是不同晶格位点的氧空位或氧空位浓度不同,结构和化学波动或其他元素缺陷或杂质的存在,这都可能导致带隙变窄。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2LLZO的恒流循环测试和枝晶穿透后LLZO的显微图像。(a)Li/LLZO/Li电池在室温下循环,将电流密度从0.01逐步提高到2 mA cm−2;(b)循环后LLZO片的光学图像;(c)原始LLZO横截面的SEM图像;(d)循环后LLZO在短路区域的SEM图像;(e-gOLaZr的元素EDX映射。

至此,本研究了解到两个相关事实:(1)当电流密度大到足以使GB电位低于0 V时,GB将成为Li沉积的通道;(2)Li沿GBs连续沉积生长,最终导致短路。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得出一个假设:在足够大的电流密度下,GB可能导致电子泄露,从而充分降低局部电位,使Li+变成Li金属,导致沿着GB形成锂丝。如果此假设正确,在电镀锂的过程中,与液体电解质不同,Li在固体电解质中的渗透不一定发生在Li/固体电解质界面上。Li丝可以在具有较大电子流的GBs上单独成核,然后在循环过程中逐渐生长。短路是由于这些锂丝相互连接而造成的,而不仅仅是从锂负极向正极定向生长导致。由于这个过程只需要GB上存在电子,因此它可能在局部电位低于0 eV时发生。

为了探究锂在LLZO晶界上的沉积,进行了原位TEM观测。图3a显示了研究区域的明场TEM图像,其中三个GB与三相交界点的空隙相连。图3b-f显示,当施加10 V的偏压时,三相交界点空隙的强度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隙处的图像强度逐渐减弱到与周围颗粒相当的水平。亮度下降首先发生在GB附近,然后逐渐填补空隙。显然,严重的相偏析是由外部偏压引起的,偏析的相流入空隙。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足够大的电流密度。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图3、在施加偏压期间对LLZO的GB的原位TEM观察。(a,b)与锂金属接触前的原始 LLZO;(c-f)在10 V电压偏置下1、10、30和60 min时,LLZO中GB的TEM图像以及亮度变化。

EELS分析表明,这种新出现的GB相是锂金属,并且晶粒体相很大程度上不受偏压的影响。如图4a所示,在施加偏压后,紧邻GB的晶粒体相中Li-K边界的强度和结构均未发生任何明显变化。相比之下,GB处的Li-K边界变化很大,其强度变得更强,表明锂含量急剧增加。此外,GB处的Li-K边界结构也朝着锂金属的特性发展。图4c比较了电压偏置后GB、原始GB和纯锂金属的Li-K边界。显然,电压偏置后GB的光谱与原始GB和Li金属的光谱都相似,这可能是两种光谱线性组合的结果。用Li金属和原始GB的数据对电压偏置后GB的数据进行多重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验证了这种可能性。因此,得出结论,电压偏置后GB主要由原始GB与Li金属结合而形成。

O-K边界的结果也验证了上述结论。尽管锂金属对O-K信号没有直接贡献,但据报道,LLZO的O-K边界前峰在与锂接触后会减弱。此原位实验中,虽然在电压偏置后晶粒的O-K边界结构几乎保持不变,但GB的O-K边界前峰强度明显降低,证实了Li沿GB生长,而晶粒体相几乎不受影响。此外,由于相邻的晶粒体相区域在电子和化学结构方面都保持完整,因此表面扩散的贡献应该很小这些原位观测表明,在循环过程中,Li丝优先沿GBs形成。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图4、电压偏置期间晶粒体相和GB的结构和化学变化。(a,b)Li-K边界的EELS光谱,施加偏压后,锂浓度增加了25%;(c)Li-K边界的EELS光谱;(d,e)O-K边界的EELS光谱。

上述结果表明,LLZO固体电解质中的锂渗透与液体电解质中锂枝晶生长完全不同。如图5所示,局部能带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窄带隙,当GB的局部电位超过带隙时,LLZO无法像体相那样阻止电子流过。当发生电流泄漏时,GB成为电子源。因此,一旦局部电位低于Li/Li+的还原电位,一些Li+不会在正极与电子结合,而是在循环过程中在GB处得到电子,导致Li在晶间偏析。因此,锂金属在GB上的成核与局部电压相关,而不仅仅是与电流密度相关。这种偏析锂进一步生长将导致锂在GB网络中相互连接,并最终导致短路,该过程不一定在锂和固体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处开始。最终的短路不是由锂的定向生长引起的,而是由在LLZO中孤立成核的锂相互连接引起的。

除了“自由”电子的存在之外,锂枝晶的生长及其沿GB渗透可能涉及GB的多种因素,例如机械性能和动态演变的局部电位。因此必须适当调整GB的能带结构,以防止Li的渗透。除了机械性能、表面缺陷和电化学不稳定二次相的存在外,还应确保宽的GB带隙,使电子不易泄漏到局部GB中并将Li+还原为Li。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图5、机理示意图。(a,b)液体电解质中典型的枝晶形成和生长过程;(c,d)固态电池多晶电解质中锂丝的形成和渗透机制。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总结与展望

本文在微观上证明了固体电解质LLZO中局部电子能带结构会影响Li丝形成。结果表明,LLZO某些GB处的带隙显著减少,进而引发了固体电解质内锂丝的形成。这些锂丝最后相互连接,可能会导致短路。该研究表明,设计具有足够大电子电阻率的GB,将有望减轻锂金属在多晶固体电解质中的渗透。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文献链接

Local electronic structure variation resulting in Li ‘filament’ formation within solid electrolytes. (Nature Materials, 2021, DOI: 10.1038/s41563-021-01019-x)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1-01019-x


Nature Materials:局部电子结构变化导致固体电解质中锂“丝”形成
清新电源投稿通道(Scan)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LilithLilith编辑
上一篇 2021年6月16日 上午7:00
下一篇 2021年6月18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