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研究背景

研究表明,固体电解界面相(SEIs)适应电极变形的能力,对于保持电池的完整性至关重要。然而,SEIs的纳米级厚度和环境敏感性使得其机械参数难以表征,且选择和确定一个合适的描述适应能力的参数也极具挑战性。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成果简介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张标教授Joule上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mechanical origin of stabl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的论文。该工作开发了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连续纳米压痕测试方法,精确地测量了SEIs的杨氏模量(E)和弹性应变极限(εY)。研究表明,SEIs的最大弹性变形能(U)与其循环稳定性关系密切,高的U允许SEIs通过可逆的弹性变形,完全消耗负极膨胀所施加的能量。因此,可通过SEIs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能”来预测SEIs的稳定性,且在Li/K金属负极电池中得到验证。同时,参数U还有效地解释了K/Li金属负极在不同电解质中的行为,并有助于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来筛选更优的电解质,从而通过构建高U SEIs来稳定锡(Sn)和锑(Sb)负极。因此,这项工作为设计下一代高性能SEIs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研究亮点

(1)本文开发了一种两步AFM的连续纳米压痕测试,来测量SEIs的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极限;

(2)作者首次采用涂层-基底模型避开了负极的干扰;

(3)将SEIs的最大弹性变形能(U)与其循环稳定性关联起来;

(4)通过建立高U SEIs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来筛选适当的电解质。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图文导读

1. SEIs的应力状态和“最大弹性变形能量”(U)

研究表明,在由电池封装引起的内部压力下,非均匀沉积(金属负极,图1B)或电化学驱动的电极颗粒膨胀(合金负极,图1C和1D),使SEI处于类似于局部压痕的应力状态。

原则上,较大的E或εY有助于抵抗或适应弹性变形,从而有助于SEI的稳定性。本文使用SEI可以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能”(U)来预测其稳定性。U值对应于力-位移(F-d)曲线下达到弹性极限的面积(图1E),公式如下: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其中,v为SEIs泊松比,假设压痕中心半径r相同(v=0.3,r=1 μm)。实验中,SEI的E和εY值由基于AFM的纳米压痕测试(图2A和2B)获得。在该测试中,负极材料始终作为基底结合到SEI上(无法获得用于测试的独立SEI)。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图1 金属和合金负极的充电(A,C)和放电(B,D)状态的示意图;(E)基于赫兹接触模型的具有代表性力-位移曲线,其阴影区域的面积对应于U,说明了放电循环中SEIs的应力状态。


2. 基于AFM的纳米压痕实验和负极干扰的校正

本文开发了基于AFM的两步纳米压痕测试,以分别表征SEI的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极限。第一次压痕以小力(<30 nN)进行,使SEI的变形仅限于弹性区域,这一点可以符合“接近”和“收缩”曲线(图2A)。点1和点2之间的负峰值力是由于样品表面和AFM探针之间的引力(范德华力)造成的。样品在点2开始变形,并在点3施加的向下力下继续变形。第二次压痕中,应用更大的载荷(~900 nN)使SEI失效,然后获得关于其弹性应变极限的数据(图2B),从而计算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极限。

事实证明,负极比SEI本身更硬和更厚,基于有限元(FE)模拟说明了力学分析中遗漏的衬底效应,使E被明显高估了200%,从而凸显了基底的重要性。针对SEIs的纳米级厚度,可以使用涂层-基底模型消除负极对评估机械性能的干扰。因此,探测了基底对K金属极中SEIs的模量评价的影响。研究表明,不管电解质是什么,当基底效应被忽略时,SEIs的杨氏模量都被高估了41%-97%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图2 (A,B)基于AFM的纳米压痕试验的(A)第一步和(B)第二步中获得的典型力-位移曲线;(C)有限元模拟SEI-负极系统在压痕过程中的变形分布;(D)在有、无基底(负极)干扰的情况下,五种不同电解质系统中钾金属负极表面形成的SEI杨氏模量。


3. U作为SEIs稳定性的参数

使用εY-E图确定了两个机械参数和平均库仑效率(ACE)之间的相关性(图3A)。研究表明,ACE与εY或E的值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反,观察到高库伦效率的体系位于εY-E图的右上区域,从而说明U指示SEI稳定性的有力参数,体现了εYE之间的协同效应。

进一步绘制了UACE的关系图(图3B),并观察到这两个参数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如果U值较低,SEIs不能吸收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能量,所以额外的能量会通过破坏SEIs而消耗掉,从而导致低CE。提高U值能够显著增加SEIs所能维持的最大能量,使所有能量都被SEIs的弹性变形吸收,从而使CE得到改善建立一个具有大弹性能量的SEIs对于减少与SEIs相关的容量损失至关重要,但不能保证100%的CE

此外,在锂金属负极中成功应用也说明了参数U能够推广到其他电池系统。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图3 (A)针对SEIs杨氏模量的弹性应变极限图;(B)SEIs的ACE与U之间的关系;(C)锂金属负极在不同电解质中的循环性能。


4. U助力电解质筛选

进一步利用参数U为传统的K-Sb和Li-Sn负极筛选合适的电解液。研究表明,机械上较弱的SEIs不能缓解K负极驱动的变形,通过筛选高U电解液(1M KFSI/THF),电池性能大幅度提高(图4A,B)。同时,筛选后的1M LiFSI/DME-HFE电解液U值是普通电解液的两倍。因此,这些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高U SEIs适应变形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合金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图4 (A-D)不同电解质中(A)K-Sb和(C)Li-Sn负极的循环稳定性,以及Sb电极和Sn电极上形成SEI的U值。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总结与展望

作者基于两步AFM的纳米压痕试验,提出使用“最大弹性变形能”(U)作为表征SEIs在循环过程中机械稳定性的有效参数。在K和Li金属负极中,都证实了U在预测循环过程中SEIs稳定性方面的可靠性。同时,SEIs稳定性机械参数U的识别和准确测量,极大地帮助了对电解质的筛选。这项工作不仅为SEIs的机械和电化学特性的协同作用提供理论见解,而且为探索用于下一代电池的高U SEIs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文献链接

Unraveling the mechanical origin of stabl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Joule, 2021, DOI: 10.1016/j.joule.2021.05.015)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joule/fulltext/S2542-4351(21)00250-6


香港理工Joule: 纳米压痕法评估负极SEIs稳定性
清新电源投稿通道(Scan)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LilithLilith编辑
上一篇 2021年6月17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1年6月19日 上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