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MOF:新型固态电池电解质

电动车和手机的下一代锂电池将会选择能量密度更高和安全性更好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传统的无机陶瓷类电解质具有界面阻抗大、与电极材料匹配性差等缺点,目前难以在固态电池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发具有较小界面阻抗的新型固态电解质以提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电化学性能。

离子液体@MOF:新型固态电池电解质

图1 新型固态电解质降低界面阻抗机理以及固态电池示意图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课题组在新型固态电解质以及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将含锂的离子液体([EMI0.8Li0.2][TFSI])作为客体分子装载进多孔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纳米颗粒载体中,制备了新型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其中,含锂的离子液体负责锂离子传导,而多孔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则提供了固态载体以及离子传输通道,避免了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漏液的风险,同时对锂枝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金属锂可以直接用作固态电池负极。新型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体相离子电导率(0.3mS∙cm-1),另外由于其独特的微观界面润湿效应(nano-wetted effect)使得其界面锂离子传输性能极佳,与电极材料颗粒间具有良好的匹配性。由于以上特点,该新型固态电解质与磷酸铁锂正极和锂金属负极组装的固态电池可以达到极高的电极材料负载量(25mg∙cm-2),并且在-20-100℃的温度区间内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离子液体@MOF:新型固态电池电解质

图2 固态电池长循环稳定性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循环容量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国际材料领域的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Adv. Mat., 2017, 1704436, 影响因子IF=19.8)上,该工作由潘锋教授指导,由博士后王子奇作为第一作者及团队的合作下完成。本工作得到国家材料基因重点专项和广东省创新团队的支持。

文献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4436/full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转载旨在知识传播,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扫描页面右上角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

(2)
minusonceminusonce编辑
上一篇 2017年12月26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17年12月26日 上午11: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