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ACS App. Energy Mater.: 揭示LLZO固态电解质表面碳酸锂在复合电解质中的钝化作用石榴石型的锂镧锆氧(LLZO)固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及电化学稳定性能,常常被用于制备无机固态电解质陶瓷片以及作为填料对聚合物电解质进行改性。然而该含锂材料在空气中存放时易与水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稳定的碳酸锂钝化层。大量研究已经证实LLZO陶瓷片表面的碳酸锂钝化层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其与正负极之间的界面接触稳定性,造成电池循环过程中快速的容量衰减。但在复合电解质中,LLZO陶瓷填料表面碳酸锂钝化层对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缺乏充分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简单酸处理去除掉LLZO表面碳酸锂钝化层, 通过对比去除前后不同填料比例下的PEO/LiTFSI/IL(离子液体)基复合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变化趋势,发现去除掉碳酸锂钝化层的复合电解质体系离子电导率显著提高且呈现明显的渗阈模型规律,并在15 vol%时实现两倍于处理前的最高离子电导率(2.25×10-4 S cm-1)。针对这一实验现象,本研究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合ICP-MS、FTIR、Raman等测试方法,揭示了碳酸锂钝化层降低复合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深层次原因:该钝化层通过阻碍锂离子从LLZTO晶格向外部聚合物基体中的扩散及迁移,降低了电解质中的锂离子浓度并抑制了高离子导电中间层的形成,进而改变了锂离子的传输路径,影响了界面处锂离子的快速传导。除此之外,碳酸锂钝化层的存在还使其颗粒表面Zeta电位由+10.3 mV降至+2.3 mV,严重削弱了LLZO对电解质中的TFSI–阴离子的锚定作用,进而导致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的显著降低。由于含碳酸锂电解质的低离子电导率和低离子迁移数,其锂对称电池及LiFePO4/Li全电池表现出较差的循环稳定性与较低的电池容量。本文发表于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第一作者为2019级硕士研究生郭艺璇,通讯作者为李德平助理教授和慈立杰教授。
文章信息:Yixuan Guo(郭艺璇), Jun Cheng(程俊), Zhen Zeng, Yuanyuan Li, Hongqiang Zhang, Deping Li*(李德平), Lijie Ci*(慈立杰),Li2CO3: Insights into Its Blocking Effect on Li-Ion Transfer in Garnet Composite Electrolytes, 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 2022, Accepted.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em.1c035292. 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一种用于高性能 PEO 基全固态电池的新型珊瑚状石榴石 锂金属电池作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储能装置之一,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安全问题和不希望的锂枝晶生长阻碍了它的发展。由于可以解决安全问题并显示出抑制锂枝晶生长的巨大潜力,固态电解质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聚环氧乙烷(PEO)的电解质由于其较强的安全性和出色的柔韧性展现出良好的前景。然而,它们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较低,并且由于固有的半晶性质和较差的机械强度,在高温下不能有效地抑制锂枝晶。在这项工作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珊瑚状LLZO作为PEO中的活性陶瓷填料。具有珊瑚状LLZO填料增强的 PEO (PLC)表现出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从而有利于锂金属的均匀沉积/剥离。使用PLC的锂对称电池在60℃循环1500小时后不会出现短路。组装的LiFePO4/PLC/Li 电池在60和50℃下均表现出出色的循环稳定性。这项工作表明,通过调整填料的微观结构可以有效改善复合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发表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第一作者为2020级博士研究生程俊,通讯作者为李德平助理教授和慈立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