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Methods:刺激响应性超分子囊泡用于药物传输

发展智能可控药物释放体系是目前纳米医学的一个核心课题。刺激响应性纳米载体的构建为药物可控释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可以降低对肌体的副作用和提高药物治疗效率。超分子自组装聚集体具有动态和环境适应性的特征,在刺激响应性纳米结构的构建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超分子囊泡拥有和脂质体类似的柔性膜结构。相对于传统的脂质体,超分子囊泡除了具有高药物载运量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外, 还有着易功能化的特征。这些优点使得超分子囊泡被广泛利用在构筑刺激响应性药物载体上。

Small Methods:刺激响应性超分子囊泡用于药物传输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赵彦利课题组在本课题组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近几年的成功案例,对刺激响应性囊泡的制备以及在药物载运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做了归纳性总结。文章对超分子自组装囊泡的制备方法,不同的刺激响应性特征和相对于其他纳米粒子生物医学应用的优缺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高效构建基于囊泡和脂质体的智能药物载运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作者论述了近期超分子囊泡构筑基元的结构-功能关系,阐述了有着不同结构和官能团的有机构筑单元在pH、超声、光照、氧化还原和磁场等刺激因素之间的关联,并讨论了多重刺激响应超分子囊泡的形成机制。作者还指出,尽管该领域发展迅速,并且有一部分超分子囊泡体系可以用于动物实验,但在临床传化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由于生物体内的高度复杂性所决定的。体内的多重刺激响应因子的存在会影响超分子囊泡的完整性,使得有限的药物载体到达病灶。超分子囊泡的构筑基元通常还有着结构相对复杂的特征,将会影响其制备成本和产业化。但笔者相信,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优化,超分子囊泡体系基于其独特的优势,会在为癌症等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关综述文章发表在 Small Methods (DOI: 10.1002/smtd.201700364)上,邢鹏遥博士为第一作者。

猜你喜欢

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构筑用于药物传输的超分子囊泡及水凝胶

理性设计具有协同增效抗肿瘤功能的喜树碱-阿糖胞苷纳米药物共递送系统

黑磷纳米药物运输体系:多模式联合治疗癌症

ZIF纳米粒: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骨架结构药物递送载体

(点击以上标题可以阅读原文)



Small Methods:刺激响应性超分子囊泡用于药物传输

MaterialsViewsChina

官方微信平台

聚焦材料新鲜资讯

材料大牛VS新秀访谈
MVC论文排行榜每月新鲜出炉
热爱科研的你还在等什么,快加入我们一起微互动吧!!!


微信号:materialsviews

微博:materialsviews中国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要转载,请联系:

materialsviewschina@wiley.com

关注材料科学前沿,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Small Methods:刺激响应性超分子囊泡用于药物传输
点击左下角“读原文”,阅读Small Methods原文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清新电源清新电源
上一篇 2018年4月7日 下午5:49
下一篇 2018年4月9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