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
-
中科大唐凯斌教授ChemNanoMat:具有高电化学的同质异象型纳米结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唐凯斌教授课题组采用一种一步液相复合、转化及相转变的方法,合成了一种二氧化钛基锐钛矿-金红石双组分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的新型纳米结构材料,该材料的电化学活性远超原有二氧化钛,可以媲美贵金属基材料的电化学活性水准。
-
Small Methods:基于纳米铜基材料的CO2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和化学系郑耿锋团队针对当前关于铜基催化剂在CO2电还原领域的热点,对近几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本综述面向CO2电还原的铜基金属纳米催化剂,综述了五大类能够有效提升铜基催化剂CO2电催化还原选择性的策略,包括电解液的选择、催化剂晶面设计、氧化物转化、几何结构影响以及纳米组分效应。
-
南京大学谢劲&朱成建团队Angew:首次实现对非对称共轭二炔结构选择性氢芳化修饰
通过桥连双核Mn催化产生更高活性的空配位的芳基锰物种,直接与1,3-共轭双炔快速配位,完成区域、立体和化学选择性氢芳化反应,首次实现了对非对称共轭二炔结构的选择性氢芳化修饰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野Angew. 丨设计可控接力催化反应,高选择性制备乙酸甲酯、乙醇和乙烯
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催化活性组分合理集成为多功能催化体系,使反应按照合成气→二甲醚→乙酸甲酯/乙酸→乙醇→乙烯的方式,实施可控的接力催化反应,以高选择性成功制备出乙酸甲酯、乙醇和乙烯。
-
南京大学张会刚Advanced Materials│高效N掺杂CoP助力电解析氢(HER)催化剂
氢能是未来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制氢工艺依然需要石化燃料提供能量支撑或者作为前驱物,最终同样会带来污染、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电解水是一种清洁的制氢方案。但是从成本考虑,电解水…
-
周燕&申文杰&刘景月Angew│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和相互作用对CO催化氧化的影响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催化反应化学研究组(501组)周燕副研究员、申文杰研究员等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刘景月教授合作…
-
中国科大俞书宏&梁海伟Science Advances│分子层面可控宏量合成多孔掺杂碳纳米材料
碳纳米材料因具备高的导电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独特的微观结构等物理性质,在环境、能源、催化、电子器件和聚合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拥有高的比表面积、多孔结构、理想的杂原子掺杂…
-
吉林大学邹晓新Nat.Commun.丨催化活性稳定性超过6000小时的水氧化电极材料
电催化水裂解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氢能生产途径,其反应过程是阴极析氢反应同时阳极析氧反应,两电极反应共同决定了水裂解效率。二者相比,析氧反应动力学更缓慢,它决定了电解水制氢的最终效率。因…
-
山东大学戴瑛团队Nano Energy丨通过计算模拟预测二维材料In2X3的光催化全解水活性
光催化技术可以通过光催化材料的光电化学转换实现分解水和降解污染物,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途径之一, 探索和发现新型光催化材料对于发展光催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索和研究新型二维…
-
熊宇杰&高超&武晓君JACS:精修催化剂缺陷态,实现光催化合成氨的氮分子高效活化
当前工业合成氨技术以使用铁基催化剂的哈柏法(Haber-Bosch)为主,其反应条件非常苛刻(250大气压、400摄氏度),同时需要巨大的能耗。 光催化技术能够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
-
盘点丨大连理工孙立成院士团队近期光/电催化进展(AFM/AEM/Small/Nano Energy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了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为探索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光/电化学分解水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理想途径之一。 大连理工大学精…
-
复旦大学吴仁兵、方方团队AM:巧妙构建分级复合结构实现高效非贵金属电催化析氢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发展和使用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呼声越来越高,氢能作为一种原料丰富、燃烧值高、零污染的清洁能源,被科学家和大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想发…
-
催化方向期刊最新JCR影响因子及近5年变化
2018年6月26日,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最新影响因子,我们特地整理了材料和化学各学科的影响因子以飨读者:材料和化学学科期刊最新影响因子(附下载) ACS …
-
一篇爆款Science!23项顶刊工作!看看近10天催化领域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工作?
作为催化专业媒体,催化开天地(ID:catalysisworld)专注于为读者提供催化领域学术跟踪、研究方法、招聘信息、知识干货等。 为了便于大家系统的跟踪催化领域最新学术动态,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