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ris编辑
-
港科大&阿贡国家实验室Angew:结构设计、Se掺杂、氟化电解质三管齐下,实现低高电解质/硫比高能量密度Li-S电池
研究背景 Li-S电池由于其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有望实现> 500 Wh kg-1的实际能量密度。尽管可以正极的设计来减轻多硫化物穿梭,但是锂金属与大多数电解质的高反应性会引…
-
AEM:多重氧化还原有机电极,能量密度创新高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可持续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对环保、高效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目前过渡金属电极材料占锂离子电池市场主导地位,这必然会受资源和成本的限制,此外传统的基…
-
孟颖最新Nature Materials:玻璃态锂金属负极
研究背景 锂金属负极可以为可充电电池提供最高的比能量,并有望满足未来对能量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大多数锂金属电极电化学可逆性差、循环寿命短。由于可充电锂电池中锂金属的性质(如纳…
-
AM:锂电正极无钴三元高镍NMA
【研究背景】 三元正极材料一直以来都备受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青睐,镍、钴、猛等元素各司其职。其中,钴元素不仅是活性材料,而且可以有效抑制阳离子(Li/Ni)混排并稳定材料结构,因…
-
Nature子刊:电催化的“不对称美”!揭示混合Cu价态体系如何还原CO2产乙醇!
【研究背景】 电催化CO2还原(eCO2RR)被认为是减少过度人为CO2排放的一种潜在策略。在众多的eCO2RR催化剂中,以Cu为基础的一类催化剂可有效将CO2分子电还原成C2产物…
-
徐成俊&董留兵NML: MOF材料助力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
研究背景 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体系,因具有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然而锌离子电池的发展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
-
中科大宋礼团队AEM综述: 异相催化中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调控与载体耦合效应
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的扩张,全球能源需求逐渐增高并变得多样化。同时,碳排放也给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当前,能…
-
中科院物理所李泓&张杰男:简易湿混合方法制备高电压LiCoO2正极材料
背景介绍 自从J.B.Goodenough教授发现LiCoO2(LCO)正极后开启了锂离子电池(LIBs)新时代,对作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LCO层状结构使其在具有较高的理…
-
AM:激光诱导氧化硅层助力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研究背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其他终端消费电子器件的大规模发展及应用,研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且成本低廉的电池迫在眉睫。当前以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十分…
-
湘潭大学&佐治亚理工Nano Letters:双壳层Co,N,S掺杂的空心碳纳米笼实现高效ORR
通讯作者:刘益江,陈红飙,林志群 通讯单位:湘潭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 研究背景 燃料电池作为一类重要的清洁能源转换设备,因其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被广泛关注。然而,阴极中的氧…
-
孙靖宇&刘忠范AM:垂直生长的石墨烯地毯Janus隔膜稳定锌负极
研究背景 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激发了研究者们对开发超越锂离子电池的新兴储能系统的兴趣。水系多价离子电池,由于多重电子转移和水系电解液的使用,可提供高能量密度,因此前…
-
Adv. Mater:同步加速成像技术揭示锂金属负极的化学/物理微观结构对温度依赖
【 成果简介 】 近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通讯作者)团队报道了利用同步加速成像技术,研究了锂金属负极的化学和物理微观结构的温度依赖关系。在此,用先进的同步加速表征技术,…
-
Mo2C 纳米颗粒助力自支撑的氮掺杂石墨烯作为高性能锂硫电极材料
研究背景 锂硫电池是最具潜力的高能量密度的储能器件之一,其主要问题之一是硫的导电性差和硫化锂的放电产物导致的反应动力学缓慢。此外,多硫化物(LiPSs)在电解液中的严重的穿梭效应,…
-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Arumugam Manthiram:实用化锂硫电池的容量衰减机制
研究背景 锂硫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利候选者之一,然而,目前该电池体系存在如正极电导率低,体积膨胀,多硫离子溶解等问题。过去十几年来,研…
-
中科大谢毅/肖翀/章根强Angew:软硬搭配,充放不累!PbNbS3单相超晶格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便携式设备。然而许多高理论容量材料的两个内在缺陷限制了其商业化:一方面电极在锂化过程中发生较大体积膨胀,…
-
中科大AFM综述:锂金属电池电解液的前世今生
研究背景 锂金属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受到非常大的关注,但是它的发展是非常曲折的。五十年前,它曾经点燃了人们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希望,但是因为电池的着火,导致了人们对它的怀疑,曾经制造它…
-
华东理工韩一帆&理海大学Israel E. Wachs教授:原位表征揭秘CO2加氢反应活性氧中间体
通讯作者:韩一帆,Israel E. Wachs 通讯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理海大学 研究背景 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是减少全球CO2排放并将CO2转化成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有效方法。对于CO…
-
香港城大支春义&上海理工彭成信AM:构建“液膜”实现可逆水系锌/硫电池
通讯作者:支春义、彭成信 通讯单位:香港城市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背景】 硫正极已经在Li/S, Na/S, Al/S等各种电池体系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Zn/S电池还…
-
邵宗平Mater. Today Energy:钙钛矿高温电解水制氢高效催化剂
第一作者:滕中阳 通讯作者:邵宗平、杨广明 通讯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背景】 由于氢气具有清洁无污染、零碳排放和可再生的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
-
佐治亚理工:低温锂金属电池新突破!
研究背景 由于锂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62 mAh g-1),因此被认为是实现下一代可充电电池的关键部件,但其实用化面临枝晶生长、死锂积累和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不断…
-
Science Advances.:理性设计助力合成更高性能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催化剂
通讯作者:孙予罕、高鹏、李圣刚 通讯单位:上海高研院、中科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研究背景 人类对全球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伴随大量二氧化碳(CO2)排放。在…
-
王心晨Nature Catalysis:从分子水平上解读氮化碳单晶光催化分解水的活性晶面
通讯作者:王心晨 通讯单位:福州大学 【研究背景】 利用半导体在太阳光驱动下进行光催化水分解,有望生产出清洁和可再生的氢气,为碳氢化合物和酒精的生产提供原料。但是,需要解决一些关键…
-
孟颖EES:用于宽温区金属锂电池的液化气电解液
研究背景 随着储能需求的不断发展,人们迫切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金属锂这一具有最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吸引了广大研究者们的兴趣。好的电池需要匹配好的电解液,目前…
-
王心晨Angew:负载钴的线性共轭聚合物光催化剂用于析氧反应
通讯作者:Reiner Sebastian Sprick,Andrew I. Cooper,Alexander J. Cowan, 王心晨,Martijn A. Zwijnenbu…
-
剑桥大学EES:水系锌离子电池充电新方法—没有电源光来凑
研究背景 离网太阳能系统已被广泛认为是普及电力的关键技术,但是太阳能是间歇性的,因此人们通常将太阳能电池连接至可充电电池或电容器。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附加的电子设备,从而增加了系统中的…
-
吴宇恩JACS:离子交换精确调控SN双配位单原子室温下催化苯氧化
通讯作者:吴宇恩,王颖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 【研究背景】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工业反应,包括水煤气变换,氧还原…
-
田中群&邓德会Nature子刊:共掺杂策略提升MoS2的HER活性!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目前电解水制氢常用的Pt基催化剂,因其价格昂贵,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替代品。二维MoS2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且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催化活性,被认为是酸性介质中…
-
田中群&邓德会Nature子刊:共掺杂策略提升MoS2的HER活性!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目前电解水制氢常用的Pt基催化剂,因其价格昂贵,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替代品。二维MoS2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且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催化活性,被认为是酸性介质中…
-
Nature子刊:揭示三元-空气界面反应钝化膜本质
研究背景 材料和环境之间的界面反应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会降低多种材料的性能。然而,在受控条件下,一些不希望发生的反应可通过协助表面或界面钝化而变得有益,这一过程可形成稳定的屏蔽层。人…
-
2020深圳石墨烯国际云论坛嘉宾-康飞宇教授近期工作精选
康飞宇教授本科、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广东省能源与环境材料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