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hnWu编辑
-
一种空心结构氧化还原面空间分离的策略用于高效光分解水制氢
【研究背景】 太阳能驱动水分解,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可再生的氢燃料,而被认为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众多半导体材料中,CdS的能带结构对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半…
-
华中科技大学宋海胜课题组:一步快速蒸发制备高效双缓冲层Sb2(SexS1–x)3薄膜太阳能电池
宋海胜课题组基于合金材料优势互补这一思想,采用Sb2S3和Sb2Se3的混合粉末源单步快速热蒸发制备出高质量且成分可控的Sb2(SexS1–x)3薄膜,并将其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中,取得优良的效果。
-
清华大学/刘静教授:液态金属液滴的可控分散和融合
以Ga基合金为代表的液态金属由于具有低熔点,高电导和高热导等优异性质,在柔性电子器件、热流管理、3D打印、微流体系统、分子机器以及纳米载药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表面张力巨大…
-
浙大高超团队Small Methods:石墨烯气凝胶在燃料电池中的首次成功应用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降低重量,提高质量功率密度一直是低温质子膜燃料电池研究领域中的备受关注的要点与难点。具体到直接甲醇燃料…
-
氮缺陷修饰的氮化碳:一种高效的非金属基固氮电催化剂
【 成果简介 】 近百年来,工业合成氨仍旧依赖于Haber-Bosch反应。由于Haber-Bosch反应无法解决其高能耗、高污染等缺点,寻找绿色可持续的合成氨技术迫在眉睫。Ele…
-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Nano Energy:锂离子电池中硫化钒电极转换反应的原位同步辐射谱学研究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稳定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和电动车辆中。但是由于锂离子电池中商用电极的理论容量较低,不能满足人们对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
-
材料和化学学科期刊最新影响因子(附下载)
北京时间2018年6月27日,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各学科最新影响因子。 清新电源特地汇总了材料和化学相关学科的影响因子供大家下载。2017年SCI收录材料和…
-
氮化碳力挺的单原子将Suzuki反应推向新高度
什么工作在上线的第一时间登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官网头条?! https://www.ethz.ch/en/news-and-events/eth-news/news/2018/06…
-
武汉理工大学&台湾大学AFM:单原子Pd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用于高效光催化制氢
第一作者:曹少文(武汉理工大学) 通讯作者:余家国(武汉理工大学)、陈浩铭(台湾大学) 研究亮点: 1.利用单原子Pd对石墨相氮化碳超薄纳米片同时进行层间修饰和表面改性。 2.这种…
-
中科大吴宇恩Angew:无定形非碳氮化磷纳米管负载钌单原子高效析氢催化剂
【研究背景】 由于氢能拥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清洁特性,氢气燃料已经展现出有望可以取代化石能源的潜力。与来自蒸汽重整的氢气相比,电解水产氢已被认为是最经济和可持续的方法。至今,铂基化合…
-
苏大&电子科大&湘大Adv. Mater.:最新策略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至20%
【作者、单位信息】 第一作者:Haoxuan Sun 通讯作者:Liang Li、Jie Xiong、Min Liao 通讯单位:苏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湘潭大学 【本文亮点】 1…
-
贾艳敏/武峥/黄海涛团队EES:纳米Ba0.7Sr0.3TiO3材料热释催化分解水制氢——利用室温冷热变换热能
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尤其是氢气新能源开发是人类社会二十一世纪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一直是研究热点话题。通过光催化的方法可以实现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但是其受制于光照条件、溶液…
-
成会明&刘碧录综述:二维材料分散液的制备与应用!
第一作者:蔡兴科、罗雨婷 通讯作者:成会明、刘碧录 通讯单位: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 本文来自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会明、刘碧录老师团队,特此感谢! 核心内容 系统地分析…
-
EnSM综述:下一代液流电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第一作者:Changkun Zhang, Leyuan Zhang 通讯作者:余桂华,贺高红,赵宇 第一单位: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前言】 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
南京大学闫世成教授课题组实现晶面肖特基结促进光生电荷分离
【背景介绍】 人工光合成被认为是潜在的CO2资源化利用策略。由半导体-金属-半导体构成的Z型光催化材料体系可以拓宽光谱吸收范围,并保持光生电荷高效的氧化还原能力(图2)。这意味着Z…
-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EnSM: 堆叠石墨烯修饰铜框架结构实现过电势诱导的锂/钠金属过滤沉积
图形摘要 【引言】 针对能源储存应用迫在眉睫的问题,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成为了过去二十年科研界及工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与基于石墨负极的商业锂离子电池(LIB)截然不同的是,以锂(…
-
俞书宏&梁海伟EES : SiO2为F-N-共掺杂催化剂保驾护航
【研究背景】 氧还原反应(ORR)在诸如燃料电池和氯碱电解槽等许多储能和转换系统的商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Pt及其合金是目前最有效的ORR催化剂。然而,Pt的高昂成本和稀缺性严重阻…
-
Adv. Mater.: 抑制富锂正极材料表面晶格释氧的新策略–尖晶石Li4Mn5O12纳米包覆
【背景介绍】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以及更大规模的应用,提高能量密度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终极课题。在此背景下,富锂层状氧化物因其具备250 mA h g–1以上的比容量,而被视为构建下…
-
中科大陈乾旺课题组在模拟生物酶设计制备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方面取得进展
【背景介绍】锰(Mn)基催化剂通常对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活性较低。然而,在生物界中,锰(II)离子常常是多种金属酶的辅因子。例如,具有Mn辅因子的血红素铜氧化酶(HCO)可以…
-
储能器件的安全性能、耐热性能、电解液研究等相关科技近期进展汇总
1. 混合电解质“保驾”高安全性、高压锂离子电池 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2018, DOI: 10.1016/j.jpowsour.2018….
-
高能量!最新Sci.Adv.: 理论计算揭示富锂材料Li4Mn2O5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及改性策略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Chris Wolverton教授团队以Interplay of cation and anion redox in Li4Mn2O5 cathode mater…
-
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设计:三维离子导体骨架中的锂沉积/脱出机制
【成果简介】近期,来自马里兰大学的胡良兵副教授和Eric D. Wachsman教授(共同通讯)在PNA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Continuous plating/stripp…
-
小针尖大视界:用AFM揭秘锂离子电池的未解之谜
【成果简介】 原子力显微镜(AFM)能在液相环境中原位监测AFM针尖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得到电极材料的表面信息。近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李宝华教授(通讯作者)和王舒玮博士(第…
-
清华大学张强EES:卟啉共价有机框架正极用于柔性锌空气电池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发表一篇题为“A Porphyr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
-
清华深研院: 新型隔膜应用于高性能锂硫电池
近几十年来,锂硫电池以其极高的能量密度、低成本、无毒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硫的电导率差,特别是可溶性聚硫化物的迁移极大地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近期,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李…
-
重庆大学ACS Energy Letters: 氮掺杂石墨烯的分子工程调控析氢反应活性
【背景介绍】 氢能,由于其具有清洁、高效和可循环性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石化替代能源。电解/光解制氢技术是规模化获取氢能的重要途径,然而析氢(HER)和析氧(OER)电极的…
-
华中科大先进能源材料研究室丨ACS Nano: 低温溶液法制备ZnSe电子传输层用于平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研究背景】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合适的直接禁带宽度,高的光吸收系数以及优越的载流子双极传输性能等优点,其光电转换效率由2009年的3.8%提升至目前的22.7%…
-
尖晶石型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优越性:氮掺杂石墨烯负载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多孔颗粒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硫载体
近期,山东大学奚宝娟副教授(通讯作者)和山东大学熊胜林教授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了文章,该项工作采用简单的回流和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与混合过…
-
尊重知识的价值丨清新电源编辑部招募
专栏科技顾问(兼职) 待遇: 技术性约稿文章300元/千字起+微信阅读奖励,培训性视频:1000元/条起+销售提成。 要求:对某一材料、化学领域的进展、仪器、人物、技术熟悉,为平台…
-
武汉大学&康奈尔大学丨ACS Energy Lett.:运用原位XRD与冷冻电镜技术研究高性能Li-S电池动态硫载体的作用机制
【前言】锂硫电池因其理论比容量高、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的优势,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电化学能量贮存体系之一。然而从理论研究层次升华至真正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着很多棘手的挑战,如提高硫的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