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扫描隧道显微学、电化学和表面科学的交叉科学研究,将实验、仪器改造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开展了电化学反应、分子组装和调控等研究,提出了基于不同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并应用于表面纳米图案化、分子组装结构转化和原子分子迁移等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同时,探索了电化学和纳米科学交叉研究新方向,致力于纳米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
表界面科学
-
电化学
-
纳米材料
-
扫描探针技术
学习工作经历:
-
1982-1987年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与硕士学位
-
1996年日本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
-
1996-1997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研究员
-
1997-1998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客座教授
-
1998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
2004-2013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主任
-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12年当选为中共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
2015 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扫描隧道显微学、电化学和表面科学的交叉科学研究,将实验、仪器改造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开展了电化学反应、分子组装和调控等研究,提出了基于不同相互作用的表面分子吸附和组装规律,并应用于表面纳米图案化、分子组装结构转化和原子分子迁移等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同时,探索了电化学和纳米科学交叉研究新方向,致力于纳米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在包括Acc. Chem. Res.,PNAS, Angew. Chem.,JACS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他引超过1万次。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应用”。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应邀担任Acc. Chem. Res., JACS, Adv. Mater., Chem. Mater., Chem. Comm., PCCP, 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等奖项。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化学会主任,环太平洋国际化学大会国家代表,SPM系列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等。
所获荣誉:
-
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200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
-
2001-2002年,中国化学会-德国BASF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
-
2003,2004,2006,2007,2013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一或二等奖
-
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
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
2009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等
-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
201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
2013年,荣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
2014年,荣获首届华侨华人“京华奖”荣誉称号
-
2014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近期科研成果:
-
J. Du, Z.L. Du, J.S. Hu, Z.X. Pan, Q. Shen, J.K. Sung, D.H. Long, H. Dong, L.T. Sun, X.H. Zhong, L.J. Wan, Zn-Cu-In-Se Quantum Dot Solar Cells with a Certified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11.6%, J. Am. Chem. Soc., 138 (2016) 4201-4209.
-
J.Y. Gu, Z.F. Cai, D. Wang, L.J. Wan, Single-Molecule Imaging of Iron-Phthalocyanine-Catalyz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by in Situ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cs Nano, 10 (2016) 8746-8750.
-
W.J. Jiang, L. Gu, L. Li, Y. Zhang, X. Zhang, L.J. Zhang, J.Q. Wang, J.S. Hu, Z.D. Wei, L.J. Wan, Understanding the High Activity of Fe-N-C Electrocatalysts in Oxygen Reduction:Fe/Fe3C Nanoparticles Boost the Activity of Fe-N-x, J. Am. Chem. Soc., 138 (2016) 3570-3578.
-
J. Li, M. Li, L.L. Zhou, S.Y. Lang, H.Y. Lu, D. Wang, C.F. Chen, L.J. Wan, Click and Patterned Functionalization of Graphene by Diels-Alder Reaction, J. Am. Chem. Soc., 138 (2016) 7448-7451.
-
J.J. Li, J.Y. Ma, J.S. Hu, D. Wang, L.J. Wan, Influence of N,N-Dimethylformamide Annealing on the Local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Organometal Halid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nvestiga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 8 (2016) 26002-26007.
-
J.L. Shi, J.N. Zhang, M. He, X.D. Zhang, Y.X. Yin, H. Li, Y.G. Guo, L. Gu, L.J. Wan, Mitigating Voltage Decay of Li-Rich Cathode Material via Increasing Ni Content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cs Appl. Mater. Inter., 8 (2016) 20138-20146.
-
M.L. Wu, D. Wang, L.J. Wan, Directed block copolymer self-assembly implemented via surface-embedded electrets, Nature Commun., 7 (2016).
-
L.P. Yang, X.J. Lin, X. Zhang, W. Zhang, A.M. Cao, L.J. Wan, General Synthetic Strategy for Hollow Hybrid Microspheres through a Progressive Inward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J. Am. Chem. Soc., 138 (2016) 5916-5922.
-
Y. You, H.R. Yao, S. Xin, Y.X. Yin, T.T. Zuo, C.P. Yang, Y.G. Guo, Y. Cui, L.J. Wan, J.B. Goodenough, Subzero-Temperature Cathode for a Sodium-Ion Battery, Adv. Mater., 28(2016) 7243-+.
课题组网站:http://mnn.iccas.ac.cn/wanlijun/
个人邮箱:wanlijun@iccas.ac.cn
第一届“能源学人杯”全国图文摘要作图大赛
满300件作品停止投稿!目前共投42件,请及时转告参赛者!
报名投稿入口,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奖项设置:
-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能源学人纪念品+作图兼职签约
-
一等奖1名:奖金1500元+能源学人纪念品+作图兼职签约
-
二等奖2名:奖金1000元+能源学人纪念品+作图兼职签约
-
三等奖3名:奖金500元+能源学人纪念品+作图兼职签约
-
优秀奖20名:价值100元左右的礼品+能源学人纪念品
-
每位获奖者还可获得1份价值1000元的国外期刊论文润色消费券
-
本活动参赛者及终审阶段投票者(凭投票截图)均可享受实验室药品仪器购买优惠折扣
活动对象:
在校专、本、硕、博学生以及博士后,海外学生也可参与。
主办单位:
能源学人微信公众号
协办单位:
-
麦雅科学图像设计工作室(www.mic-art.com)
-
北京艾迪润色(www.editorbar.com)
-
广州博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greatpower.net)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能源学人所有。
本文主要参考以上所列文献,文字、图片和视频仅用于对文献作者工作的介绍、评论,不得作为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声明:
1.本文版权归能源学人工作室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文章来源并保留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邮箱/nyxre1@163.com )!
2.因学识所限,难免有所错误和疏漏,恳请批评指正!期待能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