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Methods: 红细胞递药综述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s)作为药物传递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来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和可控的装载性能等优势。红细胞具有两面凹的形状,且缺失细胞核和许多细胞器,这些特性赋予了其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内部空间,有利于表面修饰和内腔的药物包载。此外,红细胞可以减少载药粒子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脾)的摄取;同时,红细胞膜表面丰富的天然标志物(如CD47分子、蛋白、唾液酸和多糖)能帮助基于红细胞的相关制剂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和优化,基于红细胞及其衍生材料的递药体系已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生物药物制剂之一。

Small Methods: 红细胞递药综述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顾臻教授团队总结了红细胞在药物传递领域的相关应用及合成策略。该综述首先讨论了RBCs药物载体的种类及合成方法;其次,概述了RBCs药物传递体系的包载对象(小分子药物、酶、微纳颗粒等);此外,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响应性RBCs药物传递体系,其主要刺激源包括磁、光、声、温度、pH、酶、葡萄糖等。此类响应性材料不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RBCs的固有性能,同时实现了包载药物分子在目标靶位的可控释放,拓宽了RBCs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范围。最后,论文进一步总结并讨论了RBCs及其衍生材料在药物传递领域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该论文发表在Small Methods (DOI: 10.1002/smtd.201700270)上。



Wiley Advanced Science News官方微信平台

如希望发表科研新闻或申请信息分享,请联系:ASNChina@wiley.com

关注方式: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公众号—搜索“AdvancedScienceNews”或下方长按识别二维码。Small Methods: 红细胞递药综述Small Methods: 红细胞递药综述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张哲旭张哲旭
上一篇 2017年11月23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17年11月25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