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中的“双亲”协同反应界面隔膜

化学储能系统已经成为电子、交通及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技术核心。电池性能是电动汽车、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遇到的关键瓶颈。锂离子电池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接近其穹顶,难以持续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锂硫电池以单质硫作为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具有高达2600Wh/kg的理论能量密度,是下一代二次电池储能系统中极具竞争力的体系之一。但锂硫电池反应涉及多电子反应以及固液间多相转化,一方面反应动力学迟缓问题制约了深度与高倍率充放电,使得化学能难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中间产物多硫化物会在循环过程中向负极侧迁移并与锂反应,造成严重的飞梭效应,腐蚀负极并且显著损耗了电池器件的寿命。

锂硫电池中的“双亲”协同反应界面隔膜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的研究团队提出协同界面的设计思路来解决相关问题。将具有亲锂性的掺氮石墨烯与具有亲硫性的水滑石通过限域生长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同时具有亲硫亲锂性的“双亲”协同界面。这种反应界面能够显著提升对多硫化物中间产物的吸附和转化,可以直接作为功能性隔膜电解质用在锂硫电池体系中。他们发现,这种“双亲”协同界面对放电中间产物多硫化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有效抑制了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飞梭效应”,能够有效拦截多硫化物不进入金属锂负极一侧;同时通过对电化学转化过程的监测,他们认识到这种协同界面还有效改善了多硫化物固相液相转化的动力学过程,有效地促进放电产物(Li2S)的沉积析出。将这种功能性隔膜应用于硫负载量达4.3mg/cm2的正极体系,循环100圈后仍有800mAh/g的容量保持,循环性能远优于对照组性能。

该工作提出了“双亲”协同界面的概念,通过合理选择构筑基元,可有效地得到具有不同性质的界面以及材料性能,形成用于高能电池的隔膜电解质材料。协同界面的体系设计可以进一步拓展至更多涉及多电子转移和多相转化的储能系统,为下一代新型储能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本工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1603401上, 清华大学博士生彭翃杰和本科生张泽文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猜你喜欢

人物访谈:对话清华大学张强教授

阻止飞梭效应的锂硫电池三元隔膜

“死灰复燃”的锂金属研究能否“星火燎原”:用能量转换的角度揭开锂枝晶的面纱

石墨烯骨架提升金属负极的安全性:低局部电流密度抑制锂枝晶生长

具有高介孔体积的三维多孔石墨烯骨架

三维碳基集流体提升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

(点击以上标题可以了解张强课题组相关工作)



锂硫电池中的“双亲”协同反应界面隔膜

MaterialsViewsChina & Wiley 官方微信平台

聚焦材料新鲜资讯

材料大牛VS新秀访谈
MVC论文排行榜每月新鲜出炉
热爱科研的你还在等什么,快加入我们一起微互动吧!!!


微信号:materialsviews

wileychina

微博:materialsviews中国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要转载,请联系:

materialsviewschina@wiley.com

关注材料科学前沿,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锂硫电池中的“双亲”协同反应界面隔膜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阅读Advanced  Materials原文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清新电源清新电源
上一篇 2016年10月9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16年10月11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