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富勒烯电子传输层:实现高效、无迟滞现象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晶体具备优异的光伏性能,经过几年的发展,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超过20%。目前,高效器件通常使用二氧化钛(TiO2)作为电子传输层。但是,TiO2需要在较高的温度(> 450°C)下烧结以获得高导电的晶相,这将严重地限制了基板的选择。此外,所需的温度越高意味着生产成本将不断增加,从而减少其潜在的应用领域。一些低温合成的手段便油然而生,包括低温溶液合成的金属氧化物或原子层沉积等方法。然而,一些障碍仍然存在,例如:氧化锌导致钙钛矿晶体的分解,原子层沉积系统昂贵,金属氧化物易脆。因此,追求同时具备可低温溶液处理、良好机械灵活性和高稳定性的材料,作为传统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的替代品,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极性富勒烯电子传输层:实现高效、无迟滞现象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近期,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方俊锋课题组引入极性富勒烯(C60 pyrrolidine tris-acid,CPTA),通过溶液成膜的方法,有效制备大范围均匀并致密的电子传输层。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CPTA具备更适配的能级和高载流子传输特性,可大幅减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迟滞现象;同时,利用CPTA与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表面的酯化反应可有效优化弯曲强度。该高效极性富勒作为电子传输层,可分别在玻璃与柔性基板上产生18 及17%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玻璃基板上,放置100天后仍有原始效能的96%;在柔性基板上,弯折1000次后仍有原始效能的93%。该材料为设计和合成电子传输层提供了新思路,亦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光伏器件。

相关工作已于近期发表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DOI: 10.1002/aenm.201701144)上。第一作者为王映樵博士,现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特聘杰出青年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方俊锋博士,现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Solar RRL:有机光伏电池:梯形非富勒烯电子受体的同分异构效应

Solar RRL:氟化作用诱导制备简单高效的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最小尺度上的纯度:实现高效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的关键

具有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宽带隙聚合物材料用于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点击以上标题可以阅读原文)



极性富勒烯电子传输层:实现高效、无迟滞现象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MaterialsViewsChina

官方微信平台

聚焦材料新鲜资讯

材料大牛VS新秀访谈
MVC论文排行榜每月新鲜出炉
热爱科研的你还在等什么,快加入我们一起微互动吧!!!


微信号:materialsviews

微博:materialsviews中国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公众号或媒体如需要转载,请联系:

materialsviewschina@wiley.com

关注材料科学前沿,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极性富勒烯电子传输层:实现高效、无迟滞现象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阅读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原文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清新电源清新电源
上一篇 2017年11月9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17年11月11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