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研究背景

锂金属负极凭借其超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极低的电势(-3.04 V vs.SHE)被认为有希望取代碳基负极成为下一代储能体系的核心负极材料。但电极和电解液之间较差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使得锂金属电池的发展受困于锂枝晶、循环库伦效率低、高压正极氧化稳定性差等问题。电解质工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策略之一,而调控电解液中阳离子的溶剂化结构是近期电解质设计的研究热点。

在传统的碳酸酯电解液中,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表现出强Li-溶剂配位的SSIP结构,这导致形成溶剂分解衍生的不稳定的电极界面,造成较差的电池性能。通过提高电解液浓度或使用弱配位能力的溶剂的方式可以在溶剂化结构中一定程度上引入Li-阴离子配位的CIP或AGG结构,其能够帮助形成阴离子分解衍生的富含无机组分的界面相,从而有效拓宽电解液的稳定窗口,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但是这些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会受限于较差的离子导电性和较低的锂盐溶解度。此外,由于电解液中易燃溶剂会导致的严重的安全隐患,电解液的安全性也是电解质设计的关键点之一。因此,锂金属电池电解质工程急需开发一种兼顾电极稳定性、离子导电性和安全性的新型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

成果简介

近日,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新的“大位阻”配位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同时具有配位区和非配位区的乙氧基五氟环三磷腈(PFPN)分子来调控锂离子的溶剂化,拓宽溶剂化结构范围,削弱溶剂和锂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了一个更松散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基于这一“大位阻”配位的调控策略的电解液帮助实现了4.6 V的超高压锂金属全电池的稳定循环,并在商业软包电池上提供495 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这项工作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溶剂化结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设计策略,这将为下一代高性能锂金属电池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该工作以“Tuning the Li+ Solvation Structure by a “Bulky Coordinating” Strategy Enables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 for Ultrahigh Voltag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CS Nano上。

图文导读

如图1 所示,大位阻分子在参与锂离子配位后,由于非配位的三聚磷腈环的庞大位阻压缩了溶剂化结构在的有效空间,从而在削弱原有的强Li-溶剂配位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溶剂化结构中局部的阴离子浓度,进而增加了Li-阴离子的配位数,提高了溶剂化结构中CIP和AGG结构的占比。作者通过RDF和DFT计算等理论计算数据证明了这一特殊设计的溶剂化结构具有更高了阴离子配位数,更弱的溶剂结合能以及更宽松的溶剂化结构范围,有效解释了这一“大位阻”配位的溶剂化结构的特殊性。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图1 (a-c) “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机理示意图; (d,e) 溶剂化RDF计算结果; (f,g) 溶剂化DFT计算结果; (h,i) 配位数及溶剂化结构分布计算结果

之后,如图2所示,作者通过核磁及拉曼光谱对溶剂化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通过实验测试数据证明了这一“大位阻”配位的溶剂化结构具有更弱的Li-溶剂配位作用,更强的Li-阴离子配位作用,更松散的溶剂化结构,以及明显增加的CIP和AGG结构。同时,利用不同阳离子环境下的核磁结果对比来证明PFPN确实与阳离子配位并参与溶剂化结构。此外,PFPN分子还具有P、F、N原子能够在燃烧时产生阻燃自由基,进而帮助电解液实现完全不燃,有效提高的了电池的安全性。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图2 (a-e) NMR核磁分析; (f) 电解液Raman测试分析; (g,h) 电解液不燃性SET测试

如图3所示,基于这一“大位阻”配位的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设计的电解液表现出优异的锂金属稳定性,在Li/Cu半电池700圈的稳定循环中表现出高达97.7%的循环库伦效率(1 mA/cm-2,1 mAh/cm-2),在更高沉积量的循环测试和AEM测试中,设计电解液依旧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Li/Li对称电池的循环测试中表现出超过2800 h的稳定循环而未出现明显的过电势提升(0.5 mA/cm-2,1 mAh/cm-2)。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图3 锂金属负极电化学性能

如图4所示,在SEM图中,设计电解液表现出明显更均匀致密的锂金属沉积,且在截面图中没有出现明显的锂腐蚀区域。为了探究设计电解液优异锂金属稳定性的原因,作者通过XPS表征负极形成的SEI组成,结果表明这一“大位阻”配位的溶剂化结构帮助形成了阴离子分解衍生的富含无机组分的SEI,有效提高了电解液的负极电化学稳定性。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图4 (a-d) 锂金属负极SEM图; (e-h) XPS表征负极SEI

除了优异的锂金属稳定性,如图5所示,设计电解液还表现出了超过5 V的高压氧化稳定性,这一优异的高压稳定性在醚基溶剂主导的电解液中是极为罕见的。因此,使用设计电解液的Li/NMC811锂金属全电池(N/P=2.0)在>4.5V的超高截止电压下依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并在长循环中表现出明显的阻抗稳定性,这都表明设计电解液有着更优的氧化稳定性,能够在高压循环中有效保持高压正极的长效稳定。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图5 NCM811高压正极稳定性及全电池电化学性能

为了探究电池超高压稳定的原因,作者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实验。如图6所示,SEM和TEM图中表明,设计电解液能够有效抑制NMC颗粒的碎裂以及颗粒表明的不可逆相变,并能够形成薄且均匀的CEI层。XRD测试证明了正极颗粒结构的完整性。ICP-OES测试表明形成的特殊CEI层有效抑制了在超高压下过渡金属在电解液中的溶出。XPS测试则详细分析了CEI的结构组成,证明设计电解液形成了一层由阴离子和PFPN分解衍生的富含F、N、P等无机组分的CEI界面,其表现出优异的电子隔绝性和离子导电性,进而显著提高了电解液的高压稳定性,实现了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稳定循环。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图6 (a-f) NMC811的SEM和TEM图; (g,h) XRD和ICP-OES表征NMC811; (i,j) XPS表征正极CEI

最终,如图7所示,设计电解液应用于商业化的锂金属软包电池中,在4.6 V的超高压下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并提供了高达495 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文章所设计电解液最终在多个评价角度上全面优于常规溶剂化结构调控下的电解液。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图7 (a-c) 商业锂金属软包电池电化学性能; (d) 电解质性能雷达图对比; (e,f) “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机理总结

总结与展望

作者开发了一种新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以开发用于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通过在电解液中引入同时具有配位区和非配位区的“大位阻”配位分子,拓宽溶剂化结构范围,削弱溶剂和锂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了一个更松散的锂离子溶剂化结构。这一特殊的溶剂化结构能够改善锂离子的迁移动力学,并有利于帮助形成阴离子衍生的富含无机组分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大大提高了电解液的锂金属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因此,基于这一“大位阻”配位的调控策略的电解液帮助实现了4.6 V的超高压锂金属全电池的稳定循环,并在商业软包电池上提供495 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这项工作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溶剂化结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设计策略,这将为下一代高性能锂金属电池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链接】

Yang Lu, Weili Zhang, Shengzhou Liu, Qingbin Cao, Shuaishuai Yan, Hao Liu, Wenhui Hou, Pan Zhou, Xuan Song, Yu Ou, Yong Li, and Kai Liu*, Tuning the Li+ Solvation Structure by a “Bulky Coordinating” Strategy Enables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 for Ultrahigh Voltag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2948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2948

清华大学化工系刘凯团队ACS Nano:新型“大位阻”配位溶剂化结构调控策略实现稳定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安全不燃电解液
清新电源投稿通道(Scan)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TSPI-YeTSPI-Ye订阅用户
上一篇 2023年5月6日 上午7:00
下一篇 2023年5月9日 上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