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曹余良、方永进&北大夏定国AM:锂/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离子迁移机理研究

武大曹余良、方永进&北大夏定国AM:锂/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离子迁移机理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具有阴离子氧化还原(ARR)行为的高容量锂/钠离子电池(LIBs/SIBs)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被广泛研究。例如,LIBs中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0.2Ni0.2Mn0.6]O2和Li[Li0.25Ni0.13Co0.13Mn0.54]O2中由于存在Li-O-Li结构而产生的孤立的O 2p轨道,可以表现出出色的ARR活性。此外,SIBs中也存在大量锰基正极材料具有ARR活性,包括Na5/6Li1/4Mn3/4O2、Na0.67Mg0.28Mn0.72O2、Na2/3Zn2/9Mn7/9O2、Na0.67Cu0.28Mn0.72O2、和Na0.65Mn0.5Al0.5O2。即用Mg、Zn、Cu、Al取代NaxMMnO2过渡金属层中Mn的可以激活ARR,但令人惊讶的是,在Li的对应物中并非如此,因为现有的报道中没有提到在LiMMnO2中会发生ARR。因此,对于LIBs和NIBs之间ARR差异还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成果简介

近日,来自武汉大学曹余良教授、方永进教授与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合作,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Ion Migration Mechanism: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Anionic Redox Activity in Metal Oxide Cathodes of Li/Na-Ion Batteries”的文章。这项工作通过实验和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一系列成分相似的锂/钠离子氧化物正极的ARR行为差异,并发现ARR行为不仅需要满足热力学的前提(存在靠近费米面的孤立O 2p电子轨道),还受制于动力学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取代离子的迁移导致TM层中空位的形成,从而导致相邻氧原子的活化触发ARR。基于这些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离子迁移(IM)机制,解释了锂离子和钠离子层状氧化物的不同ARR行为,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中离子迁移动力学与ARR活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深入的见解。

图文导读

材料合成:研究人员为了确保Mg/Li/Zn取代的NaxMnO2和LixMnO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可比性,首先制备了具有不同取代离子M(Mg2+,Li+)的Mg/Li/Zn取代NaxMnO2,然后通过熔盐离子交换法将其转化为Mg/Li/Mn取代的LixMnO2

武大曹余良、方永进&北大夏定国AM:锂/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离子迁移机理研究

1、(a) NMMO材料的XRD图和Rietveld精修图以及(b)LMMO材料XRD图。插图是NMMO和LMMO的相应晶体结构模型。(c)NMMO、(d)LMMO、(e)NLMO和(f)LLMO电极在20 mA g-1下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电压范围为1.5-4.5V vs Na+/Na和2.0-4.8V vs Li+/Li。

图1a显示了NMMO的XRD精修图和晶体结构模型。精修结果表明:NMMO属于P63/mcm空间群,沿着c轴以P2型方式堆叠,即氧层以图1a插图中所示的ABBA排列堆叠,其中Mn和Mg离子占据AB和BA氧化物层的八面体位置,Na离子位于三角棱柱状位置。由上述NMMO材料通过熔盐离子交换法制备相应的LMMO材料,XRD图如图1b所示。LMMO材料属于O6型堆叠的C/2空间群结构。

通过电化学表征研究这些材料的ARR活性,它们的充放电曲线如图1c-f和图S2a-b所示。研究发现:在SIB中, NMMONLMO、NZMO的首圈充电曲线都在4.2V具有长平台,对应ARR行为,并有助于提供大容量。且NMMO和NLMO的第二圈充电曲线在高电压区域仍然显示出较长的平台,反映了可逆的ARR活性。由于先前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原始P2-Na2/3MnO2材料没有ARR活性,由此可知,Li/Mg离子取代可以触发NaxMnO2的ARR活性。图1df显示了LIBMg/Li取代的LixMnO2的电化学性质。LMMO充电至4.8V后仅表现出不到20 mAh g−1的低容量(图1d)。并且与典型富锂材料不同,在4.5V左右没有观察到ARR的电压平台。相比之下,具有Li+取代的LLMO材料显示出不同的充放电曲线,在约为4.5V高压平台区域显示出典型的ARR活性(图1f)。此外,Zn取代的LixMnO2(LZMO)电极也没有与LLMO电极相同的高压平台。这意味着只有Li+取代得到的LLMO 才能触发LIB中的ARR活性,而所有Li/Mg/Zn取代的NaxMnO2在SIB中都表现出ARR活性。这也表明在LIB和SIB中具有不同离子取代的氧化物材料表现出不同的ARR行为。

武大曹余良、方永进&北大夏定国AM:锂/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离子迁移机理研究

图 2、NMMO、NLMO、LMMO和LLMO的(a-d)O-2p和Mn-3d轨道的计算投影态密度(PDOS)。(e-h)电子局域函数(ELF)。

为了解释Li/Mg取代的LixMnO2和NaxMnO2的ARR行为的明显差异,研究人员通过第一原理计算比较这些材料的电子结构。采用化学计量比相似的Na2/3Mg1/3Mn2/3O2、Na3/4Li1/4Mn3/4O2、Li2/3Mg1/3Mn2/3O2和Li3/4Li1/4Mn3/4O2作为模型计算了这四种材料的投影态密度(PDOS),以比较它们在电子结构上的差异。如图2a-d所示,很明显,对于所有Li/Mg取代的LixMnO2和NaxMnO2,O-2p态在费米能级附近占主导地位,而非Mn-3d态。根据热力学分析,所有这些正极材料都应该表现出ARR行为。然而,基于电电化学测试结果(图1c-f),LMMO材料在Li半电池中不具有任何ARR活性,尽管在热力学层面允许ARR反应发生,但可能在动力学上受到了限制。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离子迁移(IM)机制。

武大曹余良、方永进&北大夏定国AM:锂/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离子迁移机理研究

图 3、(a)Mg从TM层的八面体位置迁移到AM层的四面体位置的结构图(M可能是Mg和Li)。(b) LMMO和NMMO的Mg迁移能垒。在初始循环中,NMMO电极在(c)4.5V充电状态和(d)1.5V放电状态下的XRD-Rietveld精修图。

为了验证触发阴离子氧化还原的IM机制,研究人员以Mg取代的LixMnO2和NaxMnO2为例,通过NEB计算Mg2+从TM层到碱金属(AM)层的离子迁移势垒。图3a显示了Mg2+沿着NMMO和LMMO的c轴从TM层的八面体位置迁移到AM层的四面体位置的可能路径。如图3b所示,计算得NMMO和LMMO中的Mg2+迁移势垒分别为0.43和1.48 eV,表明NMMO中离子迁移比LMMO容易得多。NMMO中的离子迁移在TM层中留下VTM(过渡金属离子空位)从而触发ARR行为。相比之下,在LMMO材料中,1.48 eV的势垒很难克服,由于Mg2+迁移很难形成VTM从而影响了ARR行为的发生。理论离子迁移势垒的这种差异与实验ARR活性的差异是一致的。

武大曹余良、方永进&北大夏定国AM:锂/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离子迁移机理研究

图 4、(a) Na2/3Mg1/3Mn2/3O2中Mg2+迁移后OA和OB的局部结构。(b,c)脱Na+前后OA的PDOS。(d,e)脱Na+前后OB的PDOS。

虽然IM机制可以解释Mg/Zn取代的LixMnO2和NaxMnO2材料之间的ARR差异,但离子从TM层迁移到AM层以激发ARR活性的原因仍然不清楚。为了阐明IM机制,以VTM和迁移后的Mg2+周边的氧原子为模型,分析了Na+脱嵌前后的变化。如图4a所示,有两个具有不同化学环境的氧原子(OA和OB),其中OA靠近VTM和OB靠近迁移后的Mg2+。通过比较图4b和c中的PDOS可以看出,在Na+脱出之后,OA在费米能级以上有更多的电子状态,这表明OA失去了电子并参与了充电过程中的电荷补偿。相反,提取Na+前后OB的PDOS几乎没有变化(图4d和e)。上述结果表明,只有靠近VTM的氧原子才具有氧化还原能力。这种机制不仅揭示了阴离子氧化还原的分子水平活化,也证明了离子迁移和VTM对于触发ARR行为的作用。

武大曹余良、方永进&北大夏定国AM:锂/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离子迁移机理研究

5、(a,b)充电过程中,Na+/Li+离子脱出,M(M=Li,Mg,Zn)转移出平面,在TM层中留下空位。M迁移到AM层中的四面体或八面体位置。(c) O配位环境的变化。

图5显示了离子迁移过程和氧原子配位环境的变化。在NMMO、NZMO、NLMO和LLMO的充电过程中,TM层中的M(M=Li/Mg/Zn)能够迁移到AM层,从而在TM层中留下空位。VTM周围的氧更容易失去电子,从而触发这些材料中的ARR(图5c)。然而,对于LMMO和LZMO,TM层中的Mg2+和Zn2+不能沿平面外方向迁移,使Na(Li)-O-VTM和/或VNa/Li-O-VTM结构无法生成阻碍ARR行为的发生。即离子迁移和空位形成是触发ARR的关键因素。

总 结

项工作通过电化学测试和计算研究一系列层状Li/Mg/Zn取代的NaxMnO2和LixMnO2材料和其中的ARR行为。结果表明,在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中,激活明显的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不仅需要满足热力学条件的前提,还同时需要动力学层面的配合。这项工作对未来设计高容量LIB和SIB正极材料提供了新的理解。

文献链接

Ion Migration Mechanism: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Anionic Redox Activity in Metal Oxide Cathodes of Li/Na-Ion Batteries (Adv. Mater. 2022, DOI: 10.1002/adma.202206039)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6039

 

武大曹余良、方永进&北大夏定国AM:锂/钠离子层状氧化物中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离子迁移机理研究
清新电源投稿通道(Scan)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LilithLilith编辑
上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上午6:55
下一篇 2022年10月18日 上午7: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