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目前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问题推动着人们探索先进的能量存储技术。钠-海水电池(Na-SWBs)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应用于大规模储能和海洋领域的电化学装置之一。Na-SWBs采用广泛可得的钠作为电荷载体,低成本的海水作为正极,并且结合了钠的高电压和开放式正极结构,可以实现高储能性能。鉴于海水中几乎无限的Na+供应,能量储存仅受负极中储存的Na的限制。如果能实现无金属负极设计,将使得Na-SWBs达到更高的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成果简介近日,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Guk-Tae Kim,Alberto Varzi,Stefano Passerini(共同通讯作者)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node-less seawater batteries with Na-ion conducting solid-polymer electrolyte for power to metal and metal to power energy storage”的论文。本工作制备了一种新型钠离子导电固态聚合物电解质(Na-SPE),并构建了无负极Na-SWB用于能量存储与钠金属收集。研究亮点1)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由聚环氧乙烷(PEO)、钠盐和离子液体(IL)组成的高导电性的钠离子导电固态聚合物电解质(Na-SPE);2)该钠离子导电固态聚合物电解质(Na-SPE)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并在室温下显示出迄今为止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报道的最高离子电导率;3)该钠离子导电固态聚合物电解质(Na-SPE)与钠超导体(NASICON)固体电解质结合,构建了无负极Na-SWB,此电池在制造过程中不再涉及金属钠,可在低湿度环境中安全组装;4)在室温下,Na-SWB器件的整体往返能效(RTE)超过85%,该设计可用于能量存储与钠金属收集。图文介绍
图5 (a)采用Na-SPE的Na-SWB电池示意图;(b)施加0.1 mA cm-2电流密度的预充电曲线;(c)恒电流下循环的充放电曲线。图5a展示了采用Na-SPE固态电解质和枝晶状铜箔(d-Cu)作为负电极集流体而没有任何负极活性材料的Na-SWB的示意图。在预充电步骤中,将Na金属沉积在d-Cu箔上,直到充电容量达到7.2 mAh cm-2(图5b)。随后,Na-SWB可以可逆地运行超过25次充放电循环(图5c),实现超过600小时的运行时间。在第25次循环时,充电和放电结束时的电压值分别为约3.33 V和3.05 V,对应于94.1 %的往返能量效率。
图6 (a)使用Na-SPE采集钠金属的示意图;(b)Na-SWB的充电电压曲线;(c)收集的钠金属的SEM图像。应用Na-SWB还可以生产金属钠,并且使用此方法生产Na比使用最常见的工业工艺要高效得多。对于钠金属的收集,相对于树枝状Cu集流体,Al集流体在经济上更有利(图6a)。如图6b所示,将钠金属沉积在Al集流体上,充电容量高达10 mAh cm-2,终端充电电压约为3.42 V。钠金属沉积过程在10 mAh·cm-2时停止,但理论上是无限的。横截面SEM图像清楚地显示了收获的钠金属、Na-SPE和铝箔集流体(图6c),钠金属层的厚度约为50 μm。总结与展望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无金属负极海水电池,以钠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Na-SPE)作为负极电解液。该设计可用于能量存储与钠金属收集,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尽管采用Na-SPE的电池的稳定性与采用液体电解质相比有所提高,但是它们的功率特性不足以在更高的电流负载下工作。未来的工作需要集中在降低Na-SPE和NASICON以及Na金属之间的界面电阻。文献链接Anode-less seawater batteries with Na-ion conducting solid-polymer electrolyte for power to metal and metal to power energy storage. (Energy Environ. Sci., 2022, DOI:10.1039/D2EE00609J.)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2EE00609J清新电源投稿通道(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