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研究背景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近年来,因具有高的理论比能量(1274 Wh/kg),钠-硫(Na-S)电池受到广泛关注与Li-S电池相比,Na-S电池在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适合用于大规模的能源存储装置。然而,实现高性能Na-S电池仍然存在许多关键挑战,包括长链多硫化物的形成,以及短链硫化物的不可逆转化,导致Na-S电池的反应动力学缓慢,实际容量和库仑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循环寿命极差。

成果介绍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达特茅斯学院Li Weiyang、斯坦福大学Wang Hai等人受到最近发展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玻璃的启发,其中硫化物网络形成了强交联大分子链,以促进玻璃相的形成。在此,作者将磷引入钠和硫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使电池在循环过程中能够避免因固-液相转变而导致寿命衰减。研究发现,多硫化钠(Na2Sx)和五硫化磷(P2S5)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四面体磷中心,这可以有效地桥接多硫化物链,生成一系列以前未研究的硫代磷酸钠络合物。这些络合物作为电池正极材料时,能够通过磷-硫(P-S)配位或共价键的方式将多硫化物进行锚定,从而防止电池循环过程中不良产物的形成,有效延长电池循环寿命。相关工作以”Stable sodium-sulfur electrochemistry enabled by phosphorus-based complexation”为题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论文

图文介绍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图1 (A)基于mP2S5nNa2Sx络合物的Na-S电池的构型;(B)Na2SxP2S5-Na2SxmP2S5nNa2S8的实物图;(C)31PNMR光谱;(D)拉曼光谱;(E)P4S10和Na2Sx在摩尔比12下进行初始络

首先,以Na2S、P2S5和硫粉为原料,在二甘醇二甲醚(二甘醇)中反应合成硫代磷酸钠。反应产物记为mP2S5nNa2Sx (1≤x≤8),它们的组成可以在两个单独的维度上定制,以实现独特的溶解度和电化学性能,即Sx链长(x)和P2S5/Na2Sx摩尔比(m:n)。图1A为半固态Na-S电池的概念图。其中,mP2S5nNa2Sx正极电解质渗透于碳纤维集流体上。

将Na2Sx、P2S5-Na2SxmP2S5nNa2S8溶于二甘醇二甲醚中,其中不同的Sx链长(x=1, 2, 3, 4, 6和8)和P2S5/Na2Sx比值(m:n=1:2, 2:3, 1:1, 3:2和2:1)的实物图如图1B所示,可以看出,在没有P2S5的情况下,较短链的Na2Sx (x≤3)络合物是不溶的,Na2S4的溶解能力有限(<20 wt%),Na2S6和Na2S8可以完全溶解,得到的溶液颜色为深红棕色。当P2S5以1:1的摩尔比(m:n)加入时,不管Sx链长如何,所有的Na2Sx化合物都能很好地溶解、产生透明均匀的溶液。随着Sx链长度的增加,颜色范围从橙色到浅黄色到略深的黄色。接着,研究了m:n比在1:2到2:1之间的mP2S5nNa2Sx体系,在m:n为2:3到3:2的范围内,长链(x=8)硫化物也形成了均匀溶液。而无论是m:n为1:2还是2:1的比例,都不能得到可溶的结果。

接着,通过NMR光谱对制备的可溶mP2S5nNa2Sx溶液进行表征,如图1C的31P的NMR光谱所示,在127、118、63、49和30 ppm处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化学位移,并根据DFT计算,确定了每个预期结构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拉曼光谱进一步证实了络合物中P2S5和Sx链的存在,并揭示了它们的化学相互作用(图1D)。

由于P具有很强的亲氧性,使其能够与硫阴离子结合。事实上,P2S5最稳定的结构是其二聚体(P4S10)。对于足够长的Sx链(x≥4),通过结合核磁共振、拉曼表征以及DFT计算,可以确定初始络合为图1E所示的四中心反应过程。在每个P4S10上加入两个Na2Sx后,由于内部异构化或六元环的打开,从而产生了新的单元结构,如图1E左下角所示。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图2 (A)反应机理;(B)CV曲线;(C)恒流充电-放电曲线;(D)不同状态下的P2S5-Na2S8电解质的拉曼光谱。

图2A展示了两个理想的电化学反应,其特征是在两电子放电/充电过程中,NaS2-Sx-2链中的S-S键发生断裂或成键。在反应1中,键断裂产生的NaS2阴离子与Na+结合,形成Na2S2,然后通过与一对磷原子形成一对配位键,结合到络合物中,这里的配位反应是防止不溶产物形成的关键。反应2的特点是P2′到P2的转换,其中NaS2阴离子在S-P键断裂后与磷结合。放电反应产物再次结合到络合物中,Na-Sx-2基团可进一步还原。在这些理想的反应中,每个P4S10单元可以容纳7个Na2S2。因此,对于一定比例的P2S5-Na2S8络合物,在完全放电状态下,只有一个多余的Na2S2不能被络合物所结合。然而,如果最终产物是Na2S,则络合物可以结合11个Na2S,而有5个Na2S是过量的,不能结合。应该注意到,实际的反应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产物比上述情况要复杂得多。

接着,使用P2S5-Na2Sx作为正极电解质,预处理的金属Na作为负极,构建了概念验证电池。图2B的CV曲线显示,P2S5-Na2Sx在x=3, 4, 6和8时有氧化还原峰和良好的可逆性。而P2S5-Na2S和P2S5-Na2S2具有非常低的电化学活性

由于P2S5-Na2S8具有较高的活性,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根据不同状态下的P2S5-Na2S8电解质的拉曼光谱,如图2D所示,在2.4~1.8 V范围内,反应主要为:正极电解质由S82-还原为S3。在低于1.8 V并持续到1.2 V,最终产生S22-。光谱还显示了放电过程中P2S5-Na2S8发生P2′到P2的转变,与图2A所示的反应机理(反应2)一致。络合作用使得S22-甚至S12-物质能够像前面讨论的那样结合到络合物上,从而保持电化学可逆性。而对于未添加P2S5的Na2S8体系,CV曲线显示其活性较低,存在S8和大量未转化的S3

图2C显示了P2S5-Na2S8在0.5 C下的典型的恒流充电-放电曲线,具有稳定的充放电平台,对应的库仑效率为93%。

表1 主要的电化学反应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DFT电化学势可以很好地解释Na2S8和P2S5-Na2S8的CV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显然,P2S5-Na2S8在电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步骤比Na2S8多得多。对于Na2S8,Na2S4、Na2S3和Na2S2是其还原的关键最终产物。在1.6 V以下,观察到CV曲线无明显还原峰,表明这些产物具有较低的电化学活性,尽管它们在1.27~1.53 V的电化学电位范围内都可以进一步发生还原。对于P2S5-Na2S8络合物,P3-S8-P3的初始反应有利于形成P3-Sx-P3短链,从而产生大量的Na2Sx化合物,可进一步被还原

表1还揭示了其他几个关键的机制特性。在1.8 V以上,大量电化学反应涉及S3的产生,即P3-S3-P3和Na2S3(表中粗体)。这与前面讨论的拉曼光谱观测结果一致,在1.8 V时放电产物以S3为主。同时,当放电至1.5~1.6 V时,络合物的骨架结构仍是完整的。然而,在低于1.7 V时,Na2S的产量增加,不利于电池的循环(图2A)。因此,P2S5-Na2S8有望在1.7 V以上实现良好的循环性能。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3 (A)0.5 C下比较P2S5-Na2S8和Na2S8作为正极电解质的循环测试;(B)基于P2S5-Na2S8正极电解质电池EIS谱;(C)在循环30圈后,在放电电压为1.2 V下的正极的SEM图像与元素分布;(D)倍率性能;(E)不同活性S载量下的循环性能;(F)在0.1 C下,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电压分布;(G)在0.1 C、-40℃下,电池的循环性能。

为了评估该Na-S电池的电化学稳定性,在室温、0.5 C下,在1.8~2.4 V内进行恒电流循环,如图3A所示。以Na2S8作为正极电解质作为参考,可以看出,基于Na2S8的电池很快(~15圈循环)发生失效。相比之下,基于P2S5-Na2S8的电池在超过200圈循环下仍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容量保持率以及出色的库仑效率。P2S5-Na2S8电池在1.8~2.4 V之间循环400次后,仍能保持80%的容量。此外,根据图3D的倍率性能测试,P2S5-Na2S8电池在0.25 C、0.75 C下的容量也达到了460、380 mAh g-1

与任何电池化学一样,电池循环稳定性随着过度放电而降低。如前所述,在1.7 V以下重复放电,P2S5-Na2S8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也大幅降低。因此,当放电至1.2 V时,尽管电池可提供更高的初始容量,但电池只能稳定运行约140圈循环,之后它在容量和库仑效率上表现出明显的衰减。这种衰减与电化学非活性放电产物(如Na2S和Na2S2)的形成和积累有关,因为这些产物不能被络合物所结合。这些产物难以通过电化学可逆转化为活性P2S5-Na2Sx (x≥3)。这一结果得到了电化学阻抗谱图(图3B)的支持,在1.8~2.4 V下循环的电池的阻抗曲线没有明显变化。当循环至1.2 V时,界面阻抗在100~200圈循环之间发生显著增加。

SEM和EDS也进一步支持这一说法,如图3C所示,P2S5-Na2S8电池的集流体表面在经过30圈循环后仍保持原状,可检测到来自可溶性P2S5-Na2Sx物种的Na和S元素,而从Na2S8电池中发现大量的固体沉淀物或不溶性的多硫化钠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在0.1 C、不同温度下的恒流充放电电压曲线,如图3F所示,可知:虽然初始放电容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但即使在-60°C,电池仍能正常工作。在-40°C下,电池的初始容量为242 mAh g-1,经3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5.4%

总结与展望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硫代磷酸钠(mP2S5-nNa2Sx)络合物在Na-S电池正极材料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络合反应是提高Na-S电池循环寿命的一种可行方法。在探索和调整P2S5与Na2Sx的化学计量比后,作者证明,在室温下,以P2S5-Na2S8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电解质,该Na-S电池保持了优异的容量保持率(400圈循环后,保持率超过80%)和库仑效率(200圈循环后,库伦效率大于95%)。此外,Na-S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得到增强,提高了电池的可操作性,其工作温度(测试温度)可降至-60℃,研究表明,该Na-S电池在-40℃下可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拉曼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DFT计算,本文给出了络合物的结构、络合机理以及相应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分析表明,络合作用提供了一个宿主分子结构,用于锚定和储存放电产物。此外,络合作用还增强了电化学势和Na+离子电导率。总之,这项工作为低温钠基储能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

文献信息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Stable sodium-sulfur electrochemistry enabled by phosphorus-based complexationP. Natl. Acad. Sci. USA,2021,DOI10.1073/pnas.2116184118

原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49/e2116184118

 

PNAS:基于磷的络合作用,构筑超低温下稳定工作的Na-S电池
清新电源投稿通道(Scan)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0)
LilithLilith编辑
上一篇 2021年12月23日 上午7:55
下一篇 2021年12月25日 上午7: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