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简介 】
近日,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孙文平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朱纪欣教授(共同通讯作者)报道了在二维有机-金属框架纳米片上负载贵金属来催化析氢。作者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构建贵金属/2D MOF异质结构,其特点是利用MOF配体的表面氧原子,在无表面活性剂的MOF表面,掺入可调节电子结构的高分散贵金属纳米粒子(如Pt和Pd)。具有明确界面的2D Ni-MOF@Pt复合催化剂可用于电化学析氢反应(HER),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本研究结果为MOF功能扩展和应用提供新的见解。
【 研究背景 】
类二维(2D)石墨烯纳米材料包括石墨型氮化碳(g-C3N4)、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等,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研究。最近,2D有机-金属框架(MOF)纳米片开始被研究,由金属原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赋予MOF新的优势,如理想的多孔结构、大比表面积和可调功能。由于二维MOF具有超薄的片状结构、特殊的表面原子结构和良好的质量/电荷传输性能,进一步丰富了在诸如气体分离、能量转换与存储领域的应用。除了最常报道的通过高温煅烧制备MOF衍生物的策略外,通过引入功能物质构建基于2D MOF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提供新的功能。然而,迄今为止,在不牺牲2D MOF固有优点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异质结构是相当困难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功能和可调特性,在催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关于异质结构电催化剂的大量研究表明,独特的原子配位和界面增强的电子相互作用,很容易活化金属中心。然而,为了在贵金属颗粒和2D纳米片之间建立牢固的连接,需要对载体进行预官能化。以2D MOF纳米片的独特表面化学为动力,采用二维MOF作为一种新平台,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优化贵金属的配位环境和电子结构。Pt被认为是许多反应中具有理想催化活性的普遍选择,开发2D MOF/Pt多功能异质结构有很大的吸引力。
【图文导读】
在二维MOF纳米片上实现Pt纳米颗粒(NPs)原位生长,表示为Ni-MOF@Pt。超薄MOF纳米片含有丰富的表面缺陷,存在大量的表面氧原子,从而保证了Pt–O相互作用。具有明确界面的2D Ni-MOF@Pt可用于电催化析氢反应(HER),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Scheme1 2D Ni-MOF@Pt电催化析氢示意图
首先通过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和H2O 混合溶液中剥离Ni-BDC,获得在乙醇中分散良好的2D Ni-MOF纳米片。不添加任何还原剂或封端剂,通过在乙醇中原位还原氯铂酸(H2PtCl6),实现了Pt NP在Ni-MOF纳米片上的沉积,可以避免残余还原剂损坏MOF衬底结构。同时,Ni-MOF纳米片表面有丰富的氧原子,为Pt沉积提供均匀分布的锚定位点(如图1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揭示Ni-MOF纳米片均匀地负载Pt NPs(如图1b),其尺寸分布中心在直径约3nm处(如图1c)。Ni-MOF@Pt 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呈现出一系列连续的衍射环,对应于晶体Pt(PDF#87–0644)的(111),(200),(220)和(311)晶面(如图1d)。高分辨率TEM(HRTEM)图显示了0.23 nm的晶面间距,这归因于面心立方(fcc)Pt的{111}面(如图1e)。
图1 2D MOF@Pt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Ni-MOF@Pt 异质结构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Pt 4f区域(即4f7/2和4f5/2轨道)分为两对峰,证明Pt NPs中主要存在为金属Pt(0)态,存在少量Pt(II)态(如图2a)。与纯Pt NPs(以71.3和74.6 eV为中心的峰)相比,在Ni-MOF@Pt 上对Pt 4f观察到正结合能(BE)位移约0.5 eV(以71.8和75.1 eV为中心),表明Pt中的外部电子屏蔽减少。Ni-MOF@Pt的O 1s分辨谱图中的分峰,表明通过O-Pt相互作用将Pt固定在Ni-MOF纳米片上(如图2b)。同时,与Ni-MOF 的O–Ni和O–C═O相关的反褶积峰几乎不发生变化,在高BE时,随着微量的吸收水分子或μ3-OH的增加,这些峰几乎没有变化。Ni-MOF @ Pt 的X射线衍射(XRD)图显示fcc Pt 的(111),(200)和(220)衍射峰,并存在属于Ni-MOF的特征峰(如图2c)。根据Raman分析,除了由Ni-MOF中有机组分引起的一系列典型振动模式外,在约540 cm-1处的一个宽频带也揭示了Pt-O-Ni相互作用(如图2d)。
图2 Ni-MOF@Pt 结构表征
以Pt箔片为参考,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分析了Ni-MOF@Pt 杂化体的电子和局部原子结构,表征了Ni-MOF@Pt 杂化物和纯Pt NP 的归一化Pt LIII-边缘X射线吸收近边缘结构(XANES)光谱。Ni-MOF@Pt 和Pt NP 的Pt LIII-边缘的吸收阈值位置非常接近标准Pt箔,这表明Pt在Ni-MOF@Pt 杂化物中Pt是主要金属态(如图3a)。R空间中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振动的傅立叶变换(FT)揭示了原子级Pt的局部结构,主峰位于约2.5Å,反映了Ni-MOF@Pt 中Pt原子最近的配位壳,这可以归因于金属Pt–Pt散射(如图3b)。由于Pt / MOF界面处的强相互作用,与Pt NP和Pt箔片相比,负峰位移对应的键长较短,表明Ni-MOF@Pt 异质结构中可能存在Pt压缩应变。证明了Pt-O相互作用在Ni-MOF@Pt异质结构中的作用。通过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EXAFS, FT-EXAFS曲线表明Ni-MOF@Pt中Pt–O的配位数为0.6,键距为2.00Å。相邻O原子和优化的电子结构共同调控Pt的配位环境,提高Ni-MOF@Pt 异质结构的催化活性(如图3c)。
图3 Ni-MOF@Pt的XAFS表征
简便的合成方案可确保Pt NP均匀分散并具有清洁的表面,这对于电催化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0.5M H2SO4条件下,得到了典型的Ni-MOF@Pt、纯Pt NPs和Ni-MOF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并与工业用10%Pt/C(活性炭负载的Pt)相比,得到了典型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如图4a)。Ni-MOF@Pt纳米片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10 mA cm-2处的过电势较低,为43 mV。在酸性条件下,Ni-MOF@Pt的相应的Tafel斜率为30 mV dec–1,接近于纯Pt NPs的Tafel斜率(如图4b)。更重要的是,Ni-MOF@Pt在1M KOH中表现出理想的电催化性能,超过102 mV驱动10mA cm-2的电流密度,这优于商用Pt/C的电流密度(如图4c,e)。显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裸露的Ni-MOF纳米片都可被视为氢析出呈电化学惰性。但是随着沉积的Pt NPs增加,可以观察到明显增强的活性。此外,基于玻璃碳电极(GCE)的几何面积来分析上述电催化性能,并且在GCE上每种催化剂的实际Pt负载变化很大。Ni-MOF@Pt 在1M KOH 中的电流密度为-100 mV(vs RHE)时为241 mA mg–1,在0.5 M H2SO4中的-35 mV(vs RHE)中电流密度为126 mA mg–1,分别胜过纯Pt NPs(146和54 mA mg–1)。表明在酸碱性条件下,Ni-MOF@Pt 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图4 Ni-MOF@Pt 催化活性
【 小结 】
在没有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将贵金属NPs 原位沉积到了2D MOF纳米片上。超薄MOF纳米片的富缺陷表面上存在大量可用的氧位点,可以通过贵金属-氧键实现理想的界面相互作用。锚定在2D MOF纳米片上的高度分散的Pt NP具有优异的电催化HER性能。本文介绍的界面工程方法,为新型功能MOFs和其它基于2D材料的复合催化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文献信息 】
Direct Hybridization of Noble Metal Nanostructures on 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s To Catalyze Hydrogen Evolution.( Nano Letters . 2019, DOI: 10.1021/acs.nanolett.9b02729)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nanolett.9b02729
清新电源投稿通道(Scan)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