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主办,联合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深圳溢鑫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及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共同协办2019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8月14日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能源环境大楼召开。此次研讨会将重点围绕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及其关键材料等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旨在通过汇聚粤港澳大湾区著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微型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中涉及到的关键纳米技术、材料化学、器件集成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与方向。此次研讨会在上午主论坛的基础上,下午将分别设置微型储能器件与直立石墨烯两个专题分论坛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讨交流。

  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专家、科研工作者、学生、政府工作人员及企业相关人员报名参会,交流、学习、研讨,共同推进纳米技术和微型器件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协办单位: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深圳溢鑫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支持单位:深圳盖姆石墨烯中心、广东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先进电池与材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9年8月14日

会议地点: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能源与环境大楼


会议议程


简明议程

时间

议程

大会报告

8月14日 上午9:00-12:30能源环境大楼一楼报告厅

08:00-09:00

注册签到

09:00-09:05

欢迎致辞,会议开幕

09:05-12:20

大会主旨报告

分论坛

8月14日 下午14:00-17:30能源环境大楼

14:00-17:30

分论坛A:微型储能器件,主题报告

14:00-17:30

分论坛B:直立石墨烯,主题报告+圆桌讨论

17:30

总结致辞,会议闭幕

上午大会报告详细议程

序号

时间

议程

1

08:00-09:00

注册签到

2

09:00-09:05

欢迎致辞

3

09:05-09:35

石墨烯结构调控及其导热性能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微系统和纳米科学学院讲座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  刘建影

4

09:35-10:05

Phase engineering of novel nanomaterials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张华

5

10:05-10:35

Carbon nanowall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o energy devices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 Masaru Tachibana

6

10:35-10:50

茶歇、拍照合影

7

10:50-11:20

全固体薄膜电池

美国爱发科(ULVAC)公司President兼CEO,爱发科(日本总部)的执行官兼Senior Fellow  Koukou Suu博士

8

11:20-11:50

基于纳米加工技术的片上储能系统

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  王晓红

9

11:50-12:20

Composition Tuned Hybrid Perovskites: From  Materials Engineering & Device Design for Efficient,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 Novel Packaging Approach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荣誉教授  汪正平

午分论坛详细议程即将推出,敬请期待……

参会报名

本次研讨会欢迎相关领域学者专家、科研工作者、学生、政府工作人员及企业相关人员报名参会,交流、学习、研讨,通过网络报名者请于2019年8月13日前完成注册缴费。

方式一:扫下面二维码完成注册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方式二:点击“阅读原文”完成注册


缴费及开票

(一)收费标准

1. 先进电池与材料技术创新联盟及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理事成员单位每家单位限免2人参会,超出人员按正常参会人员注册缴费;

2. 正常参会人员注册缴费:企业代表1000元,大学及科研机构代表800元,学生500元。

3. 赞助商:赞助商根据不同的级别可分别享受到的相应的权益。包括网站首页公司介绍、会议手册广告宣传、免费参会资格和展台。

4. 参展商:每个展位费用:8000元,包括2人的午餐、展台费用,两份资料费用。


(二)收费方式

1. 银行转账

收款单位账号信息:

帐  号:20000033500900014260089

户  名: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

开户行: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软件园支行


2. 微信支付宝转账:扫描下方二维码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付费时备注“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 2019+付费人姓名+单位” 


3. 现场报名缴费。


参会、参展、赞助咨询


联系人:庄华青

联系电话:13670209493

邮箱地址:zhuang.huaqing@sztspi.com


大会报告嘉宾简介


汪正平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汪正平,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荣誉教授。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包括高分子材料、材料反应机理、IC封装、特别是密封等效封装、电子加工封装和自组装加工、界面粘附和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多年来其研究成果丰硕,发表专业论文1000余篇,申请60多项美国专利。出版《高分子在电子和光子学应用》、《电子封装设计、材料、过程和可靠性》、《电子制造:无铅、无卤和导电胶材料》、《高级电子封装材料》、《纳米导电胶技术》等12本学术专著。汪院士多年来致力于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化应用等工作,曾成功开创多种崭新材料,为半导体的封装技术带来革命性影响,在该领域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均享有很高的声望,汪院士开创性提出并实现传统的”陶封”(ceramic packaging)材料与工艺改进为”塑封”(plastic packaging),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性能,给电子封装业界带来革命性影响,被誉为”现代半导体封装之父”。

  2012年,汪教授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带头人成功组建”先进电子封装材料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完善我国集成电路上中下游产业链,打造国际水平的电子封装材料开发与成果转化示范性平台。2018年8月起,汪院士担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推动中国电子封装技术在学术、产业化和国际合作方面的发展。

刘建影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刘建影,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微系统和纳米科学学院讲座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IEEE Fellow,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1984年获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现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短期)及国家”千人计划”(短期)。IEEE CPMT Transactions国际期刊副主编,Soldering &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期刊及Advance inManufacture杂志编委,德国汉高公司科技顾问及深瑞墨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长期致力于纳米电子材料与微纳制造工艺的研究,特别是散热材料,纳米电子封装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发表550篇论文及章节,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80篇,引用次数:6350。H-指数:41。拥有近30项发明专利及60项专利申请。2004年获得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院器件和封装分会”特殊技术成就奖”(每年只有一人获得)。1996年获得美国IEEE CPMT学报先进封装领域”最佳论文奖”(每年只有一人获得),中国电子封装大会共同主席。

张华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张华,香港城市大学化学系教授,从事纳米材料的晶相工程学的研究,包括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清洁能源等方向的应用研究。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刘忠范院士。1999年开始,先后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进入美国NanoInk公司从事纳米材料相关科研。2005-2006年,他在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随后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1年升任副教授,2013年成为正教授。2019年全职加盟香港城市大学。

  近年来,已在Science,Nat. Chem.,Nat. Rev. Mater.,Nat. Commun.,Sci. Adv.,Nat. Protocols,Chem. Rev.,等诸多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284篇,被引用61800余次,H指数高达120。他连续多年被汤姆森路透集团统计为国际高被引学者。2014年被汤姆森路透集团评为全球17位热门科学家之一和材料领域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张华教授已获得多项重要奖励与荣誉:2015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APAM)院士,2016年获得nanoscience青年研究员奖,2015年获得ACS nano Lectureship奖,2013年获得世界文化理事会(WCC)的特别表彰奖, 2012年获得SMALL青年创新奖,2011年获得南洋杰出研究奖等,在其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Koukou Suu(鄒弘綱)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Koukou Suu博士于1988年和1993年分别获得日本东北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于1993年加入ULVAC公司,此后一直领导和参与众多半导体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包括新兴的非易失性存储器,High-K电容器,LED,功率器件以及薄膜锂电池制造技术。2008年至2014年任ULVAC半导体与电子技术研究所总经理,现在是美国爱发科(ULVAC)公司President兼CEO,爱发科(日本总部)的执行官兼Senior Fellow。

Masaru Tachibana(橘胜)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He received his PhD in 1995 from Waseda University in Japan. Since 1991, he has joined as a faculty member of the Physics Department of Yokohama City University (YCU) in Japan. In 1998 and 1999, he also joined 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of the Physics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and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in USA. Since 2006, he has served as a Professor of the YCU. Currently, he is a Dean of Graduate School of Nanobioscience of the YCU.

  He has studied on the synthesis and nove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various molecular crystals such as organic semiconductors, protein crystals, and nanocarbon materials. Especially he has carried out pioneer researches on novel nanocarbon 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nanowalls” and “fullerene nanowhiskers”. His current interests on nanocarbon materials are directed to their applications to energy devices such as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fuel cell.

王晓红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王晓红,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分别于1991和1985年在东南大学获工学硕士和学士学位。2005年11月—2006年10月,在美国Stanford大学机械系做访问学者,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催化电极热稳定性的研究。2006年11月—2007年3月在UCLA电子工程系任副研究员,从事纳米光探测器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微纳器件与系统/微能源系统(PowerMEMS)。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1项美国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项(17项授权)。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 项。发表SCI期刊论文和高水平国际会议论文80余篇。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际交流重点项目1项、863计划课题2项、973计划课题2项,以及国家实验室交叉基金、两岸清华合作基金、传感器国家实验室基金等多项。现为IEEE高级会员。2013年受邀担任MEMS领域重要国际刊物IEEE/ASME JMEMS 的编委成员,2015年受邀担任Nature合刊Microsystems &Nanoengineering的编委成员。担任多个重要国际会议TPC成员,如,Transducers2011-2017的TPC成员及Transducers2011的大会秘书长;PowerMEMS、APCOT、IEEE NEMS等国际会议TPC成员;多次担任本领域顶级会议IEEE MEMS大会的TPC成员,并担任IEEEMEMS2016大会的共同主席(Co-Chair),任IEEEMEMS2017大会的国际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主席,目前为IEEE MEMS大会的国际指导委员会成员。


报名了!第一届纳米技术与微型储能器件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 第二轮通知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