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正式员工及博后招聘启事
(2018年7月——2018年8月)
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因工作需要,招聘事业编员工及博后若干,从事如下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组 | 岗位名称 | 岗位类别 | 岗位职责 | 应聘条件 | 招聘人数 | 聘用部门 联系方式 |
1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 (李先锋) | 高性能液流电池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开发 | 科技 |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电化学、材料学、分析化学相关专业。有电化学研发经验者优先 | 1 | 刘慧颖 liuhy@dicp.ac.cn |
|
2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 | 液流电池隔膜材料研发 | 科技 | 研究生学历,硕士(含)以上学位,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要求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具有电池相关研究背景者优先,特别是涉及界面电化学反应过程、高分子膜材料合成、等研究领域 | 1 | 刘慧颖 liuhy@dicp.ac.cn |
|
3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 |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技术研发 | 科技 | 负责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技术研发 |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电化学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能力和英语水平。具有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相关研究背景者优考虑。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 | 1 | 刘慧颖 liuhy@dicp.ac.cn |
4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 (李先锋) | 锌镍单液流电池技术 | 科技 | 研究生学历,硕士(含)以上学位,电化学、无机材料等相关专业,有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经验的优先。要求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较好的动手能力及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能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协作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爱岗敬业,责任心强 | 1 | 刘慧颖 liuhy@dicp.ac.cn |
|
5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 | 锂离子电池工艺开发 | 科技 | 新型锂电池电芯和模块设计制造 | 研究生学历,硕士(含)以上学位。要求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熟练掌握电池制造工艺和分析测试手段,特别是锂电池电芯和模块开发经验者优先。 | 1 | 刘慧颖 liuhy@dicp.ac.cn |
6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 | 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工艺开发 | 科技 | 新型锂电池材料、电芯和模块设计制造 | 研究生学历,硕士(含)以上学位;电化学、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熟练掌握材料合成、电池组装和分析测,有电池研发背景者优先。 | 2 | 刘慧颖 liuhy@dicp.ac.cn |
7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 | 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及工艺开发 | 科技 | 电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晶体材料)的制备及优化 |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电化学、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熟练掌握无机材料合成、电池组装和分析测试手段,有晶体材料、炭材料或电容器开发背景者优先。 | 2 | 刘慧颖 liuhy@dicp.ac.cn |
8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 | 锌基液流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 科技 | 锌基液流电池关键技术研发、电堆结构设计 | 研究生学历,硕士(含)以上学位,电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等专业,具有液流电池研发经验者优先。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等基本素质。 | 1 | |
9 | 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 | 理论模拟计算 | 科技 | 协助或独立开展科研计算项目。开展文献调研、计算模拟、数据分析与论文撰写、计算服务器相关维护工作 | 研究生学历,硕士(含)以上学位,具有理论计算化学、物理、催化、新能源、纳米等材料/化学相关方向的计算研究背景(如电子结构计算方法DET和AIMD等、分子动力学MD、多尺度模拟等),精通MaterialsStudio、VASP、Gaussian、Lammps、GROMACS、CP2K等软件(一种或多种),在相关国际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擅长代码者、有名校和海外经历者者优先。 | 1 |
应聘要求:
- 事业编员工要求已经或即将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 博后要求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已获得博士学位;
- 工作认真踏实,有团队精神,有责任感,易沟通。
研究团队简介: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同时隶属于大连化物所和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研究部针对国家对大规模储能技术及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的重大需求,坚持研、产、用密切合作的研究开发方针。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为重点,以国家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色列化工集团、华银科技、华秦储能、风帆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在国内外成功实施了30余套工业示范。其中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已发展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进入欧美市场,并牵头国际标准制定。
课题组以电化学储能技术为立足点,针对各类储能技术的应用出口和技术问题,开展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注重理论模拟、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的交叉。拥有较完整的电化学原位分析设备、XRD、电镜、红外、紫外、离子色谱、水分析仪、细胞粉碎机、防爆试验箱、手套箱(10台)、干燥间(露点-50℃)等基础设施,固定资产超过3000万。目前课题组经费充足,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课题组现有研究人员60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7人、中级初级辅助人员20余人,博后3人,研究生20余人。
http://www.energystorage.dicp.ac.cn/index.php
研究部部长简介:
李先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张大煜优秀学者。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卓越青年科学家、辽宁省百千万 “百”层次人才。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荣获包括“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3),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排名2)、 “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2)等科技奖励。获 “卢嘉锡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第三届“中科院沈阳分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辽宁省青年科技奖”等奖励。为首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膜工业协会电驱动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迄今为止,在Energy Environ. Sci.,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Funct. Mater. Chem. Soc. Rev.,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论文,他引次数3000余次, H因子41。担任“Journalof Energy Chemistry”, “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编委。申报发明专利100余项,国际专利6项,授权20余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多项项目与课题。
学术指导简介:
张华民,国际知名的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专家,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能源液流储能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发改委“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IEC/TC21 JWG7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 负责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2010年被聘为科技部973项目“大规模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14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0余件,国际专利15件,主持制定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标准10余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辽宁省企业重大成果奖1项,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等奖项。
注意事项:
- 大连化物所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待遇好、发展空间广阔;
- 具有博士学位者,给予20万购房补助,一次性发放;
- 30岁以下优秀博士入职,经学术委员会考核,破格聘为副研究员,给予50万购房补助,给予100万科研启动经费,一次性发放;
- 博后,经过评审委员会考核优秀者,给予20万以上津贴,已有多人入选。
联系方式:
有意愿者,请在人才招聘网填报资料,并发送邮件至:
lixianfeng@dicp.ac.cn(李先锋)
人才招聘网填报链接:
http://www.zp.dicp.ac.cn/web01.php(事业编填写)
http://www.rsc.dicp.ac.cn/zp/bodyshow0.php?id=423(博后发邮件即可)
相关人才政策链接:
http://www.rsc.dicp.ac.cn/doshow3.php?id=56(优秀博后人才政策)
http://www.rsc.dicp.ac.cn/doshow3.php?id=177(优秀青年博士政策)
本站非明确注明的内容,皆来自转载,本文观点不代表清新电源立场。